窄带成像技术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诊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393761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30例LST患者共33个病变,分别在普通白光模式和NBI模式下利用工藤腺管开口分型标准(Kudo分型)和佐野黏膜表面毛细血管分型标准(Sano分型)拟诊断病变性质后行内镜下切除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变大小、形态学分型、病理类型、内镜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等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性别与年龄:30例LST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男女比例2.33:1,平均年龄57.90±10.80岁。2、临床表现: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者16例(53.34%),腹痛等腹部不适者6例(20.00%),结直肠癌术后复查者4例(13.33%),结直肠息肉术后复查者2例(6.67%),便血查因者1例(3.33%),体检者1例(3.33%)。3、病变部位:位于右半结肠10个(30.30%),其中升结肠6个(18.18%),肝区3个(9.09%),盲肠1个(3.03%);位于左半结肠23个(69.70%),其中直肠7个(21.21%),乙状结肠7个(21.21%),降结肠5个(15.15%),横结肠4个(12.13%)。4、病变大小:直径在10-30mm,平均直径14.03±4.59mm。5、形态学分型:颗粒型LST22个(66.67%),包括颗粒均一型LST12个(36.36%),结节混合型LST10个(30.31%);非颗粒型LST11个(33.33%),包括扁平隆起型LST10个(30.31%),假凹陷型LST1个(3.02%)。6、病理类型:病理回报33个组织标本基底、四周切缘净,其中管状腺瘤22个(66.67%),管状绒毛状腺瘤9个(27.27%),绒毛状腺瘤2个(6.06%);非瘤变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5个(75.76%),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个(24.24%)。7、治疗方法及并发症:所有病变均行EMR或EPMR完整切除,术中未见出血和穿孔,术后无一例发生延迟出血、黏膜穿孔、肠管狭窄及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8、普通白光模式与NBI模式拟诊断病变性质准确率的比较:根据Kudo分型标准,在普通白光模式下拟诊断肿瘤性病变23例,准确率69.70%,在NBI模式下拟诊断肿瘤性病变31例,准确率93.94%,NBI模式在Kudo分型标准下对病变性质的拟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根据Sano分型标准,在普通白光模式下拟诊断肿瘤性病变21例,准确率63.63%,在NBI模式下拟诊断肿瘤性病变29例,准确率87.88%,NBI在Sano分型标准下对病变性质的拟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9、颗粒型LST与非颗粒型LST的比较:非颗粒型LST比颗粒型LST更好发于右半结肠(P<0.05);非颗粒型LST比颗粒型LST恶性程度更高(P<0.05)。  结论:LST好发于60-70岁的男性,临床表现隐匿,早期多仅表现为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病变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多发,形态学分型以颗粒均一型为主。NBI模式在Kudo分型标准和Sano分型标准下对病变性质的拟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模式(P<0.05)。非颗粒型LST比颗粒型LST更好发于右半结肠(P<0.05);非颗粒型LST比颗粒型LST恶性程度更高(P<0.05),在行结肠镜检查时应予以重视。临床上可采用EMR或EPMR治疗直径10-30mm的LST病变,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