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躁狂型大鼠GLU/GABA的影响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irdfly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以睡眠剥夺的形式建立躁狂症的大鼠模型,分析躁狂症对大鼠的海马脑区GABA及GLU能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以及分析躁狂症对大鼠体重、进食量和睡眠潜伏期的影响,从而了解躁狂症的产生机制以及影响,进而推动对躁狂症的治疗。深入探讨针剌是否能够治疗躁狂症,以及其治疗的作用机制,为防治躁狂症在实验和临床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比较不同针刺方法对躁狂症的治疗作用,探索较佳针刺方法,以更好地发挥针灸的作用。方法:将SPF级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约140-160g,置于7:00-19:00光照、19:00-7:00黑暗的实验室中,饲养1周后,对50只大鼠进行编号,查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穴位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躁狂模型。以长110cm,宽60cm,高40cm的储物箱作水槽,其中放置5个直径为6.5cm,高8.0cm的广口瓶作平台,平台间间隔15cm,在平台周边注满水,水面距平台面约1.0cm,大鼠在平台上可自行饮水,并可在平台间活动。当大鼠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时,由于全身肌肉张力降低,节律性地垂头触水而觉醒,从而使动物始终不能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睡眠剥夺期间40W日光灯照射持续照射,水糟中的水每天更换。实验前1周将大鼠放在平台上,每天适应1小时。睡眠剥夺共持续7天。空白对照组直接采用平常用的鼠箱,但在其底部并不放置垫料,而是放置清水,把大鼠放在网上,网下置水至离网格1cm,其他条件均相同,以形成与其他组相似的环境。丙戊酸钠组、穴位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在造模的同时进行治疗。穴位针刺组,参照《实验针灸学》(李忠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大鼠穴位定位,取“四神针”、“内关”、“三阴交”穴,取规格为0.22×5mm麦粒型皮内针用于“四神针”的针刺,常规消毒,左手固定老鼠头部,右手用镊子夹住针柄,针尖对准穴位将针平刺入穴位(针尖均朝百会方向),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非穴位针刺组,在上述三穴位旁边的非穴位点进行针刺,针具、针刺方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均同穴位针刺组。丙戊酸钠组,予丙戊酸钠300mg/kg体重,溶于2ml纯净水中灌胃,1次/天。水环境处理7天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行为、记录脱离水环境到第一次进入睡眠的时间(即睡眠潜伏期)和12小时进食量,并进行旷场试验。第8天处死所有大鼠,检测GABA及GLU的阳性神经元表达。结果:1.体重方面,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躁狂症影响体重的增加;丙戊酸钠组和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丙戊酸钠和穴位针刺均能缓解躁狂症对体重增加的影响:非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非穴位针刺不能缓解躁狂症对体重增加的影响。丙戊酸钠组与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缓解躁狂症对体重增加的影响,两者效果差别不大。2.进食量方面,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躁狂症对于进食量无明显影响;丙戊酸钠组、穴位组及非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丙戊酸钠和针刺能促进进食。丙戊酸钠组与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丙戊酸钠与穴位针刺均能促进进食,其差别不大。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穴位针刺较非穴位针刺更能刺激大鼠食欲,增加其进食量。3.睡眠潜伏期方面,空白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躁狂可导致睡眠潜伏期延长;丙戊酸钠组、穴位组与非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三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躁狂症导致的睡眠潜伏期延长。丙戊酸钠组和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睡眠潜伏期延长,穴位针刺效果更佳。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穴位针刺较非穴位针刺更有效缓解躁狂症导致睡眠潜伏期延长。4.旷场试验结果,空白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穿行次数P<0.05,站立次数P<0.01),提示躁狂可导致大鼠活动增多;丙戊酸钠组与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丙戊酸钠和穴位针刺能缓解躁狂症增加大鼠的活动,非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非穴位针刺不能缓解躁狂症对活动的增多。丙戊酸钠组合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缓解躁狂症对活动的增多,两者效果差别不大。5.GLU方面,空白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躁狂可表现为海马内GLU含量增加;丙戊酸钠组和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非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躁狂症导致的海马内GLU含量增加。丙戊酸钠组合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海马内GLU含量增加,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别。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海马内GLU含量增加,穴位针刺组治疗效果优于非穴位针刺组。6GABA方面,空白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躁狂可表现为海马内GABA含量减少;丙戊酸钠组和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躁狂症导致的海马内GABA含量减少;非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穴位针刺能改善躁狂症导致的海马内GABA含量减少。丙戊酸钠组合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海马内GABA含量减少,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别。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海马内GABA含量增加,穴位针刺组治疗效果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结论:1.躁狂症会影响大鼠的体重,而丙戊酸钠、穴位针刺、非穴位针刺均能缓解躁狂症对大鼠体重生长的影响,穴位针刺与丙戊酸钠的作用相当,丙戊酸钠组及穴位针刺组优于非穴位针刺组。丙戊酸钠及穴位针刺均能促进大鼠进食,从而缓解躁狂症对体重的影响。2.对于躁狂症导致的睡眠潜伏期延长及活动增多,丙戊酸钠组、穴位针刺组和非学位针刺组均有疗效,其中丙戊酸钠组及穴位针刺组作用较非穴位针刺组明显。丙戊酸钠及针刺均对躁狂症有治疗作用。3.躁狂症会导致海马的GLU阳性表达上升,GABA阳性表达下降,证明躁狂症发病与GLU/GABA系统有关,丙戊酸钠和穴位针刺均可调节这一系统,对躁狂症有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对瘫痪肥胖病人翻身法效果的探讨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421001)胡方国,周湘桦按时给瘫痪、昏迷病人翻身是减轻身体对皮肤的“垂直压力”,杜绝褥疮发生最有效的护理方法。目前临床上绝大
<正>疼痛是危重病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多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自诉其疼痛未得到适当的评估和管理[1]。威胁生命的疾病或创伤患者疼痛的评估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探讨颈部动脉血管硬化患者血脂变化,为颈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48~76岁的颈部动脉血管硬化患者52例,男25例,女27例,编为颈部动脉血管硬化
目的观察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non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tis, NIFRS)患者和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患者筛窦骨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研究二者之
光纤光栅传感器是现代传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对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波长解调分析,可以得到被测环境的应变、温度等物理量。本文首先对光纤光栅的耦合模理论进行了详
大量研究表明联合匹配性是影响品牌联合效应最为关键的因素,然而联合匹配性究竟如何影响联合品牌评价却少有研究涉及。文章从Keller的品牌联想模型出发,在剖析联合匹配性内涵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据2018年的数据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的网民总数量已经超越了40亿,而2018年的全球人口数量大约为76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和“信息消费”战略的推进,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推动下,电子商务与传统经济的结合给传统产业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多活力和动力。伴随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由此
中国自建国开始,前后经历了四次民法典的起草工作,至今尚未完成。而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国家的民法典早已颁布实施并经多次修订。当前,我国民法学界
猪肉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材料,是鲜活的农产品。我国肉类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已逐步不能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