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叶片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涉及能量的转化及养分回运,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适宜的衰老起始和进程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发掘衰老相关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开发功能标记、解析其作用机理,不仅能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而且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产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数据筛选到一个衰老相关基因TaSAG39,克隆了该基因编码区序列。在此基础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片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涉及能量的转化及养分回运,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适宜的衰老起始和进程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发掘衰老相关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开发功能标记、解析其作用机理,不仅能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而且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产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数据筛选到一个衰老相关基因TaSAG39,克隆了该基因编码区序列。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表达模式分析和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研究TaSAG39基因的功能;此外克隆了TaSAG39基因组序列,通过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开发功能标记并进行关联分析,发掘小麦衰老相关基因TaSAG39的优异等位变异,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自然衰老过程中TaSAG39基因诱导表达,在衰老后期表达量显著上升。2.TaSAG39启动子中存在大量顺式作用元件,其表达受黑暗、干旱、高温、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生长素诱导上调表达,高盐胁迫下调表达,表明TaSAG39基因可能在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3.利用BSMV-VIGS技术沉默TaSAG39基因,对获得的沉默植株进行黑暗处理并鉴定其叶片表型,发现与对照相比沉默植株的叶片更绿,叶绿素含量更高。表明TaSAG39的沉默延缓了小麦叶片的衰老。4.从小麦中克隆得到TaSAG39的三个等位基因TaSAG39-5A、TaSAG39-5B和TaSAG39-5D,均含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其中,TaSAG39-5A的基因组序列长1455 bp,TaSAG39-5B长1435 bp,TaSAG39-5D长1439 bp。三个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较高,达95.40%。5.利用小麦32份多态性材料检测TaSAG39-5A的多态性位点,在编码区发现4个SNP位点且相互连锁,分别位于128 bp(T/C)、453 bp(G/C)、1380 bp(C/T)和1401bp(G/C),其中128 bp为非同义突变,T到C的碱基变化会引起缬氨酸到丙氨酸的变化。根据128 bp的变异位点开发了d CAPS标记SNP-5A,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标记SNP-5A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显著关联,单倍型Hap-5A-1产量较高。6.在TaSAG39-5B的编码区发现2个SNP位点和2个大片段插入/缺失且这些多态性位点相互连锁,分别位于205 bp(G/T)、240~285 bp、294 bp(G/A)和295~402 bp,这些SNP和大片段缺失的变异位点导致TaSAG39-5B保守结构域组织蛋白酶前体抑制结构域I29(Inhibitor_I29)的缺失。根据TaSAG39-5B基因组上的大片段插入/缺失,开发标记InDel-5B,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标记InDel-5B与株高、分蘖、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显著关联,单倍型Hap-5B-1为多分蘖、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优异单倍型,在中国小麦育种过程中受到正向选择。7.在TaSAG39-5D的编码区发现2个SNP位点和1个大片段插入/缺失,分别位于112 bp(G/A)、230 bp(C/A)和1162~1183 bp,这些SNP和大片段插入/缺失均会引起氨基酸的变化,为非同义突变。根据112 bp和230 bp的变异位点,开发CAPS分子标记SNP-5D-112和SNP-5D-230;根据1162~1183 bp的大片段插入/缺失,开发标记InDel-5D。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标记SNP-5D-112和InDel-5D均与株高和分蘖显著相关,单倍型Hap-5D-4为矮杆、多蘖、高产的优异单倍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筑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不断调整,信息化技术在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得以蓬勃发展,被广泛应用于辅助建筑生产过程中进度、质量、安全等多方面问题的管理决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离散性和动态性显著,其安全疏散管理难度激增。目前,传统的施工现场疏散管理方法损时耗力且收效甚微,尚缺少面向施工现场的实时疏散导航的相关研究。为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疏散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本文结合多种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了面向
多倍化是种质创新和植物育种的重要途径。草棉作为二倍体栽培种,目前虽没有被广泛种植,但具有其它棉种所没有的优良性状,如极早熟性、耐高温、抗旱、抗盐碱、抗卷曲叶病毒等。利用染色体加倍之后基因产生的剂量效应及多倍体优势,期望培育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草棉同源四倍体新种质,有效拓宽棉花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合成的草棉同源多倍体后代S1为材料,对其进行流式细胞仪、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
土壤盐渍化是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巨大威胁。从经济效益和土壤改良效果出发,耐盐植物的栽培是不二之选。然而,大多数植物对盐分敏感,无法在高盐浓度下完成生命周期。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作为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的传统作物,生长周期短、节水效率高,对不良环境特别是盐碱地的适应性强,是盐碱地开发利用的优势作物。迄今,关于糜子耐盐性主要集中于单盐方面,中性混合盐(Na C
超声波反射法在混凝土无损检测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混凝土是随机性很强的非均匀多相复合材料,导致超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时衰减和散射作用十分明显,此外为满足一定探测深度的要求只能使用较为低频的超声波,故超声波反射回波中带有缺陷位置、大小以及形状等信息的信号十分微弱、信噪比低。本文以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从超声波发射与接收的一般过程出发,对超声波在界面处以及在介质内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使用MA
肉羊养殖由于成本低、产出多,因此经济效益高。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养殖方法不正确或者补饲不科学等均容易影响其生长与繁殖性能,不仅加大养殖成本,还会影响经济产出,不利于养殖户增收创收。因此需要利用标准化、科学化饲养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益,加大农户创收。
小麦(Triti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国40%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食。小麦的安全生产与产量提高,对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和保障市场需求具有重要影响。小麦穗粒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三大要素之一,小麦穗粒数一直以来都是遗传育种学家研究的焦点。CH257是“三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石优20回交三次后选育的一个三雌蕊材料。本研究对CH257的三雌蕊性状进
结构抗震性能化评估的实现依赖于可靠的弹塑性分析方法。纤维单元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弹塑性分析宏观模型,通过平截面假定和钢筋、混凝土的单轴本构关系模拟钢筋混凝土(RC)构件在往复荷载下的弹塑性响应,但难以描述如剪切效应、粘结滑移等因材料间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复杂滞回特性。为实现RC柱构件复杂滞回特性的有效模拟,本文基于搭建的RC柱低周往复试验数据库,通过机器学习建立构件特征参数与钢筋本构控制参数间的非线
我国受地球两个主要地震带影响,地震多发且分散,历次强震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协助政府制定抗震救灾方案,需在震后对区域建筑结构开展高效的地震损伤评估。近几年来,机器学习因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逐渐成为区域震损评估的有效方法。然而,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区域震损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地震动多样性对结构损伤的影响,所采用的震损指标也未能有效深入构件层次,因而无法量化结构的实际震损程度,导致难以在实
大豆(Glycine max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盐害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Na+的毒害作用所引起,植物细胞中过度积累Na+会阻碍K+的吸收,从而影响细胞的渗透调节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在小麦中分泌载体蛋白(Secretory carrier membrane protein,简称SCAMP)能够与Na+/H+逆向转运蛋白NH
<正>农业兴、产业旺、乡村美,这是国家倡导,也是百姓期许。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奋斗在农村,在2007年完成学业后,毅然选择返乡创业。十几年来,他挖掘资源优势,创新带贫机制,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他就是唐县政协委员、新时代唐县乡村振兴好青年、保定振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