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用天然短纤维和化纤长丝纺制包芯复合纱的新方法,超越了以往混纺、短纤纱与长丝复合以及现有包芯纺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局限性。芯鞘型包芯复合纱是通过短纤须条和长丝在环锭细纱机上复合加工而成的,是突破天然纤维织物,尤其是高支轻薄面料,的开发和应用中所遇到的原料、后加工和整理障碍的优良方法。该复合纱中,组分的差异性及结构的特殊性对复合纱和以其织造的面料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了解芯鞘型包芯复合纱及织物的结构、性能,有助于为开发不同用途的功能性面料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对该成纱工艺和原理、纱线结构特征及性能以及织物的性能、风格进行了测试、评价和探讨。 纱线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纤维的性能,还取决于纱线的结构,纱线的结构可以通过纤维的几何排列来描述。在现有纤维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立体模型对纤维的排列取向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纤维转移的控制是生产高品质纱线技术的关键。 环锭纺长丝短纤包芯复合成纱时,长丝的预加张力、含量、长丝喂入短纤须条的位置对纱线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该复合纱的截面呈圆形,长丝束位于截面的中央,短纤维包覆于长丝的周围。纱线的纵向外观与传统的环锭纱一样。同时,对衡量复合纱中组分比例和包覆率的方法作了研究。 对于该复合纱的基本力学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强伸性。芯鞘型长丝短纤复合纱的强伸性主要随着各组分的含量,长丝的预加张力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对不同细度的纱线的强伸性能作了测试和比较,并对长丝预加张力和含量对纱线的强伸性能的影响趋势作了探讨。长丝预加张力和含量是同时影响复合纱的强伸性的,预加张力决定了长丝在纱线中的伸直状态,长丝含量决定了长丝承担拉伸负荷的程度。 由于该复合纱结构稳定,织物织造工艺改动少,后整理简单。由于长丝的存在,从基本力学性能看,织物的拉伸、撕破和顶破强力均比纯短纤织物有很大的提高;在织物风格上,抗弯性能降低,表现在悬垂性上,织物的美感和活泼性增加;同时由于长丝的身骨作用,织物的抗皱、免烫性相对于纯短纤织物得到很大改善,达到免烫水平,织物保形性好。另外由于短纤对长丝实现了较高的包覆,条干均匀且毛羽少,织物布面平整,呈现短纤织物的外观和手感,静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