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褪黑素对双足直立鼠脊柱侧凸发生率的影响及脊柱侧凸临床治疗相关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章褪黑素水平与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第1节不同剂量褪黑素对C57BL/6J双足直立小鼠模型脊柱侧凸发生率的影响目的:内源性褪黑素(melatonin, MT)缺乏被认为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既往研究报道低褪黑素C57BL/6J双足直立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对该动物模型早期持续外源性腹腔注射生理剂量的褪黑素可阻止脊柱侧凸的发生和发展。但是目前尚无研究证实该效应是否与所注射褪黑素的剂量相关。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早期外源性补充不同剂量褪黑素是否会影响C57BL/6J双足直立小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方法:选取三周龄C57BL/6J雌性SPF级小鼠105只,随机选取75只施行双上肢及鼠尾切除术建立双足直立小鼠模型,然后行直立体态的诱导。将四足鼠随机分为两组:组A:15只,每日腹腔注射0.1ml 10%酒精/生理盐水;组B:15只,每日注射0.1ml褪黑素溶液,剂量为8mg/kg。双足鼠随机分为5组:组C:15只,每日腹腔注射0.1ml 10%酒精/生理盐水;组D、E、F、G:每组15只,每日注射O.1ml褪黑素溶液,剂量分别为4mg/k、8 mg/kg、16mg/kg、32 mg/kg。 20周后麻醉下对所有小鼠行全脊柱X线正位片检查,测量Cobb角,Cobb角>10。定义为脊柱侧凸。记录并比较各组脊柱侧凸的发生率。结果:20周后,全脊柱X线正位片显示双足鼠中共有19只(19/75,25.3%)发生脊柱侧凸,其中未注射褪黑素的C组有14只(14/15,93.3%)小鼠发生脊柱侧凸,注射生理量褪黑素的E组有3只(3/15,20%)发生了脊柱侧凸,D、F组各有1只(1/15,6.7%)发生脊柱侧凸。四足鼠中仅A组有2只(2/15,13.3%)发生了脊柱侧凸。C组小鼠的脊柱侧凸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然而注射不同剂量褪黑素的D、E、F、G组间小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褪黑素缺乏在C57BL/6J双足直立小鼠脊柱侧凸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腹腔注射褪黑素可显著降低该模型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且这种效应不依赖于褪黑素的剂量。第2章脊柱侧凸的临床治疗相关研究第1节 锁骨胸廓交角差对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双肩平衡的预测作用目的:探讨锁骨胸廓交角差(Clavicle chest cage angle difference, CCAD)是否可用于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后路矫形术后双肩影像学、美学平衡及患者和术者满意度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选择性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Lenke 1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4例,平均年龄15.1±1.7岁。CCAD为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上左侧锁骨胸廓的夹角(CC A)与右侧CCA的差值。双肩高度差(SHD)为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上左侧肩锁关节正上方软组织影与相应右侧软组织影高度的差值。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及两年后随访时的CCAD及双肩高度差SHD。末次随访双肩高度差SHD≥1cm的患者归入双肩失衡组;SHD<1cm为双肩平衡组。在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背部外观照上测量其内肩高度差(inner shoulder height, SHi)及外肩高度差(outer shoulder height, SHo)。末次随访SHi<1cm、SHo<1cm分别定义为内肩、外肩平衡,SHi≥1cm SHo≥1cm分别定义为内肩、外肩失衡。通过两个问卷分别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及术者的满意度。利用ROC曲线分析预测末次随访患者双肩平衡状态及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的术前CCAD诊断值。结果:末次随访时共18例患者双肩失衡,26例双肩平衡。双肩失衡组术前CCAD显著高于双肩平衡组(8.1±3.9。vs.3.3±1.8。,P<0.001)。根据患者美学外观照,末次随访内肩平衡组和内肩失衡组的术前CCAD无统计学差异,外肩平衡组和外肩失衡组术前CCAD亦无显著差异。根据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不满意组的患者术前CCAD显著高于满意组。ROC曲线分析术前CCAD预测术后双肩影像学失衡、患者不满意及术者不满意的诊断值均为5.5。。结论:CCAD可用于预测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双肩影像学平衡及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但是由于双肩美学参数和影像学参数存在不一致,CCAD不能用于预测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双肩美学平衡。第2节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术后胸椎后凸角改变与脊柱后份生长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评估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前路矫形手术术后脊柱前柱和后份生长的情况,进一步探究术后胸椎后凸角改变的原因。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6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前路选择性胸弯固定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0例,平均年龄14.1±1.7岁。根据其术前Risser征分为3组:A组,Risser 0; B组,Risser 1-3;C组,Risser 4~5。在术前、术后早期(术后3-6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以下参数:冠状面上测量胸弯、腰弯Cobb角;矢状面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 T5-12各椎体前壁高度(VBHa)、后壁高度(VBHp)、椎弓根高度(PH)及椎弓根间隙高度(IPH)并分别其T5-12的总和SVBHa、 SVBHp、SPH及SIPH。结果:三组患者例数分别为:A组:7例;B组:14例;C组19例。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胸椎后凸角分别为10.4。±12.2。,15.1。土8.6。,18.1。±6.5。。末次随访胸椎后凸角相比术后3月有增大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三组中A、B两组胸椎后凸角较术后3月分别增大了8.3。、2.2。。A组中SVBHp/SVBHa及(SIPH+SPH)/SVBHa、B组中(SIPH+SPH)/SVBHa在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月显著增加,而B组SVBHp/SVBHa、C组病例SVBHp/SVBHa及(SIPH+SPH)/SVBHa末次随访与术后3月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胸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前路胸椎矫形术后有前柱生长停滞,后份继续生长的现象,从而导致术后随访过程中胸椎后凸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增大。第3节Lenke 5型AIS患者前路与后路矫形术后矢状面形态的比较分析目的分析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前路/后路矫形术后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变化,探讨比较不同入路对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行胸腰/腰椎矫形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随访>12年)的Lenke5型AIS患者共49例,其中,前路手术组(A组)23例,后路手术组(B组)26例。对这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早期、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的胸腰/腰弯Cobb角、胸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和内固定近端交界角(PJA)等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的手术年龄、Risser征、术前代偿胸弯、胸腰/腰弯Cobb角、主弯累及节段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术前矢状面参数:TK:15.1° vs.15.6°、 LL:-51.9° vs.-50.3°、PJA:4.7°、vs.4.0°,也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融合节段相似,术后及随访两组继发胸弯和主胸腰/腰弯矫形效果也均类似(P>0.05)。术后矢状面参数:A组TK较术前增加0.80,B组TK增幅较大(4.80),B组TK显著高于A组(P<0.05);A组LL减小6.60,B组LL减小1°;A组PJA稍有增加(0.2。),B组PJA增加2.9。,两组间LL及PJA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A组平均随访2.8±0.9年,B组平均随访2.3±0.5年。A、B两组TK、LL和PJA在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后有小幅增加,B组TK值显著高于A组(P<0.05),其余参数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nke5型AIS行选择性胸腰腰弯矫形内固定术时,前路与后路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冠状面矫形效果。矢状面上:后路较前路对胸椎后凸恢复更好,因此,后路手术对矢状面形态重建的效果较前路手术好。第4节 严重脊柱畸形患者术前Halo重力牵引后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目的:对于严重的脊柱畸形,Halo重力牵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术前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其对于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接受术前Halo重力牵引的严重脊柱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牵引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了在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至少2月术前Halo重力牵引治疗的严重脊柱畸形患者。牵引前和牵引结束后脊柱矫形手术前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测定并记录患者腰椎(L2-L4)和非优势侧股骨颈骨密度。记录患者的牵引时间、最大牵引重量、牵引前后主弯Cobb角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病因等基本信息。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牵引前和牵引结束后患者的骨密度。通过卡方检验比较牵引前后研究人群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利用独立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与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一共入选20例病例,平均年龄16.3±7.6岁。平均牵引时间为77.9±13.0天,平均最大牵引重量为体重的39.9%±11.1%。与牵引前相比,牵引结束后17例(85%)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和18例(90%)患者的非优势侧股骨颈骨密度都发生了显著降低。牵引结束后75%的患者有骨质疏松,其发生率高于牵引前(3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骨密度降低值仅与牵引时间长短具有相关性(股骨颈:r=0.581,P=0.012;腰椎:r=0.558,P=0.020)。结论:接受2月以上术前Halo重力牵引的严重脊柱畸形患者的腰椎和非优势侧股骨颈骨密度牵引结束后可发生显著减少,其减少值与牵引的时间长短相关,临床应用Halo重力牵引时应避免牵引时间过长以防止牵引后骨质疏松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某海岛地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方法对某海岛地区3个水厂的市政管网末梢水进行采样和检测。并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水质结果进行卫生安全性评
<正>做文创产品,需要一份情怀。非要对文化产业至诚至爱不可得,特别是做立足于一个城市的文创产品,更需要有对这座城市炽热的感情;做文创产品,需要一种匠心精神。非要沉下心
期刊
目的: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中葛根素、大豆苷、黄芩苷、大豆苷元、桂皮醛、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
着色Petri网(CPN)是一种面向图形的语言,用来设计、说明、模拟和验证系统。提出了适于防空电子战作战过程建模的面向仿真的CPN,并对其在一个小型的防空电子战系统作战过程建
目的:对灵芝醇提物中灵芝酸A、B、C2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灵芝醇提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法对灵芝醇提物中的灵芝酸A、B、C2进
茶山河畔处处飘香谁在尖峰顶上深情歌唱一骑红尘不为妃子笑只为那家乡味道朝思暮想
<正>The January issue published International Sinologists Gathered in Beijing,which briefly introduced the academic profiles of the translators and scholars 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