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张,超过了城市的承受容量,从而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产业新城区和居住新城区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疏解城市的人口和交通压力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受到房地产市场化引发的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新城区的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缓解主城区居住就业压力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仙林新城区的实地调研,发现与主城区联系的玄武大道在早晚高峰上班时间依然存在交通拥堵现象。在此背景下,笔者从居住就业视角出发,选择仙林科教型新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仙林新城区的居住空间、就业空间以及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剖析造成职住分离现象的内在原因。 本文在对科教型新城区、职住关系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确定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首先,在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仙林新城区的居住就业总量进行测算,数据显示居住就业总量处于平衡状态,但是仙林新城区与主城区依然存在交通拥堵,因此本文从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结构是否匹配着手,并在对仙林新城区的发展概况梳理下,选取具有典型特征且发展成熟的仙鹤片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其次,利用GIS将调查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关,并运用SPSS软件中的“单因子—主因子—聚类分析”对新城区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特征进行分析。 接着,从居住就业人群的通勤行为出发,测算仙鹤片区的居住就业分离程度,并利用SPSS软件,将仙鹤片区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单因子、主因子与通勤分离程度做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仙鹤片区职住分离的单因子、主因子。同时还对居住聚类人群和就业聚类人群的通勤情况进行分析。 最后,针对仙林新城区居住就业不匹配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解析,从而提出提出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