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是中国铜镜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铜镜不仅质地优良、纹饰优美,往往还在背面铸刻着丰富多彩的铭文。这些铭文不仅对于研究汉代人的思想观念、民间信仰、社会风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思想内容、体制特征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诗歌特征,是汉代民间诗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学界对汉镜铭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本的著录与考释、历史文化内涵的解读等方面,而对其诗歌史意义的关注明显不足。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汉镜铭文中的诗歌进行系统讨论:第一章讨论汉镜铭文的整体情况。中国古代对铜镜的铸造和使用虽自先秦时代便已开始,但镜铭的出现却始于西汉初年,并经过汉代四百多年的发展,字数逐渐增多、内容趋于丰富,句式也十分多样。汉镜铭文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句式比较整齐,节奏鲜明、押韵,大多可纳入汉代诗歌研究的范围。第二章论述两汉镜铭中诗歌的思想内容。汉镜铭文中诗歌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最常见的有生命永恒的企盼、相思离别的痛苦、富贵享乐的渴望三类,是汉代民间情感与世俗愿望的真实写照。第三章对两汉镜铭中诗歌的体制特征进行考察。汉代铜镜铭文中诗歌的句式除四言、七言之外,还有三言、六言、骚体、杂言等,具备了两汉文人诗、乐府诗和各类民间谣谚中的常见体式。这些诗歌文本大多由内容相对固定的词句拼合而成,有的甚至整篇内容、结构相近,显示出程式化的特点;另一方面,造镜工匠在铸刻时,往往根据实际需要对字词进行更改、增删,使得诗歌文本表现出变异性的特征。第四章对汉镜铭文中的咏物诗进行专题研究。汉镜铭文中的咏物诗,既包括描写事物本身的作品,也有一些寓托性质的篇目,涵盖了先秦两汉咏物诗的两种基本写作模式。总之,保存于汉代镜铭中的诗歌文本,真实地反映了两汉民间诗歌创作的原生态。由于载体、功用的特殊性,这些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具有一定的文学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