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河北省麻山药主产区蠡县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当地麻山药的施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解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麻山药的生长发育特性、养分需求特性以及氮、磷和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合理用量及调控运筹技术,并采用田间大区试验方法对麻山药的合理施肥技术进行了校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结果表明,麻山药主产区95%以上的农户均有用硫酸钾和二铵做底肥的习惯,另外80%的农户底肥同时施用有机肥;追肥则多为复合肥,占总调查农户的80%,另有35%的农户施用微量元素肥料,20%的农户施用生物菌肥,而尿素和碳铵的施用均仅占到被调查农户的5%;麻山药生产中,氮、磷、钾肥施用过量问题普遍存在,且养分投入比例极不协调,不符合麻山药本身养分需求特性。2.氮磷钾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麻山药产量随氮磷钾施用量的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根据施肥量和产量的拟合方程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土壤质地和土壤肥力的变异情况,结合麻山药的养分需求特性,麻山药达到目标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推荐为纯N270330kg/hm2,P2O5180225kg/hm2和K2O285345kg/hm2。3.麻山药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麻山药高产、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关键是氮磷钾合理配施,缺施氮、磷、钾三要素中任一种元素,均会对麻山药的干物质累积、养分累积及养分利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氮的影响程度最大,钾其次,磷最小。4.氮钾调控运筹试验结果表明,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显著提高了麻山药氮素利用率,表现出了一定的提高麻山药产量的作用;底肥与三次追肥比例为4:2:2:2的氮运筹模式同2:2:3:3的氮运筹模式相比,麻山药养分累积量及产量差异不显著;底肥与追肥比例为6:4的钾运筹模式与6:2:2的钾运筹模式养分累积量及产量同样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但考虑到适宜麻山药种植的土壤多为砂土或砂壤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而麻山药前期对养分需求量较少,后期对钾需求量较大的特性,推荐底追比为2:2:3:3的氮运筹模式和底追比为6:2:2的钾肥运筹模式为麻山药优选施肥方式。生产1000kg麻山药需要的养分量为N3.654.58kg,P2O50.821.06kg,K2O4.204.74kg,养分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180.29:0.9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