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深刻总结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的基础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于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和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的伟大实践,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首先,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概括、“包容性增长”科学理念的重申、“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新论断和“网络问政”的新的执政方式的提出,以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最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使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使自身理论素质和实践水平逐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通过学科建设同样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得中国化主体在新形势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新特点。这些新进展的取得更加突出实践性、彰显时代性、具有民族性,推进了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