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农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农畜产品消费的所占份额也在不断增加,畜禽养殖业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我国畜牧业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规模化畜牧业的比重逐年提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峻。2016年农业部提出了“南猪北养”这一措施,积极的推动生猪生产转移至环境容量比较大的地区,例如东北等地区。然而东北地区也不能无限制的发展畜牧业,因此,深入探讨畜禽养殖的环境承载力研究,对于科学的规划区域畜禽养殖业,促使畜禽养殖业能够和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对其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辽宁省在《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中被列为潜力发展地区,在我省25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中昌图居于首位。2018年昌图县畜牧业产值约占铁岭市畜牧业产值44.7%,同时昌图也是全国第二大养殖大县,是我省畜禽养殖业重点发展地区。因此,本文以昌图县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下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1)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并咨询十九位畜牧业、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管理等方面专家的建议,本文选取二十五个对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产生影响的指标。依据相关性分析,将其中有着较强关联的三个指标予以剔除,进一步架构出昌图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就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具体划分为社会发展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资源供给子系统以及畜禽养殖子系统,包含的指标一共有二十二个。(2)基于昌图县2010年到2019年的指标数据,在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的时候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采用极值法进一步量化评价指标,再通过加权求和测算昌图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2016年是近十年来的最高值为0.7673,2011年则是最低值0.605,分析得出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评价指标对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有较大程度的影响。(3)在分析各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关系的时候,采用的是系统动力学法,利用Vensim软件进一步制作存量流量图和因果回路图,将其作为建立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的仿真模式主要包含5种,即现状延续型、畜禽优先型、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以及协调发展型,通过对五种方案进行模拟测量,进一步模拟出来2020年到2030年的昌图县的畜禽养殖的具体的环境承载力的走势。模拟结果分析得出,协调发展型是昌图县畜禽养殖业的理想发展模式,并预测该模式下2030年昌图县最大养殖量为297.2万生猪当量。最后,和仿真的结果相互结合,从畜禽养殖、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四个方面,为昌图县的畜禽养殖业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