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求新声于异邦”——论鲁迅留日时期的思想文化选择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时期的鲁迅曾于1902—1909年赴日留学,在日本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并最终确立了以文艺拯救国人灵魂的文学理念。这段经历是鲁迅早期思想形成和趋向自我个性化的关键时期。   以对鲁迅的文学作品分析作为媒介和手段,中日学者展开了大量的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大量广泛的文学、文化交流,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背景中,通过中日学者对这段留学经历的大量史料进行比较研究,以鲁迅的留日时期发表的四篇文言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为文本分析基础,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清理出留日时期鲁迅思想-文化选择的来源,梳理出留日时期鲁迅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勾勒出近代中日思想一文化、文学交流全貌的一角。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蓬勃发展着。特别是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中广泛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针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教学实践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极大
针对金属Ti、Cu之间难以直接进行钎焊的状况,采用在Ti基体上制备过渡层Ni的方法改善其可焊性,研究了不同Ni层厚度对Ti的In焊料软钎焊的影响。采用超声C扫描(C-Scan)对焊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