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鱼类年龄的鉴定方法;描述了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的耳石特征,介绍了鳀鱼年龄的鉴定步骤;探讨了耳石的度量特征及其在鳀鱼年龄鉴定中的作用;分析了鳀鱼的生长特征及其年际与季节变化,初步讨论了鳀鱼生长特征在捕捞压力和环境胁迫共同作用下的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文献查阅,综述了鱼类年龄的鉴定方法。鱼类年龄的鉴定方法分为直接鉴定法和间接估算法。直接鉴定法依样品来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现场采捕法、标志重捕法和养殖试验法;间接估算法则有体长分布法、耳石度量特征法、眼球晶状体度量特征法以及放射性化学同位素法。本章概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并就以耳石为鉴定材料的综合年龄估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鳀鱼耳石的观测,展示并归纳了不同年龄鳀鱼的耳石结构特征及年龄鉴定特征。0龄鱼耳石近圆形,小而薄,雾状透明;其上不具年轮。1龄鱼耳石呈椭圆形,明显变大增厚,乳浊半透明,耳石分叉加长;具有1个年轮。2龄鱼耳石厚实,耳石体中央呈山脊状,有放射纹延伸至边缘;具有两个年轮。3龄鱼耳石大而厚实,乳白色,棘的数量增加;具有3个年轮。另外本章还对年龄鉴定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根据2005年10月~2006年9月采自黄海的样品,对鳀鱼耳石的度量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鳀鱼左、右耳石长度及重量间无显著差异(P=0.708)。鳀鱼耳石长与耳石重幂函数关系中a、b值随取样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二者的变化恰好反相,a的最大值和b的最小值出现在4、5月份,a的最小值和b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耳石长、耳石重与鳀鱼实测年龄均符合线性关系。不同年龄的耳石长之间重叠度大,不能直接利用耳石长度进行鳀鱼年龄估算;鳀鱼耳石重量在各年龄组间重叠度相对较小,利用耳石重量估算的鳀鱼年龄分布与实测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因此,当年轮不够清晰以致无法读取年龄时,耳石重量可作为鳀鱼年龄鉴定的一个重要辅助参数。利用2001年1月和2004年1月黄海鳀鱼越冬群体的生物学资料和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1997~2003年海表水温资料,对鳀鱼的生长特征及其年际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水温与鳀鱼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2000年6月、8月、10月和2001年1月、3月、5月份的调查资料对鳀鱼生长的季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和2004年鳀鱼的Von Bertanaffy体长生长方程参数L∞、k、t 0分别为190.1mm、0.47、-0.06和172.7mm、0.61、-0.17;体重生长方程的参数W∞、k、t 0分别为45.4g、0.46、-0.11和35.5g、0.60、-0.21;生长拐点分别为2.35龄和1.72龄。相对2001年,1~3龄鱼的体长和体重积温生长速度增大,4龄鱼的体长积温生长速度相近,体重积温生长速度减小。2)伴随着群体的补充和个体的生长与死亡,鳀鱼的体长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鳀鱼个体的肥满度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生殖盛期之前的5月,为0.82;最低值出现在越冬期之后的3月,为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