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缓冲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和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金融机构中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其更是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商业银行,对其进行的监管问题自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破坏性和经济损失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银行监管的重要性。据此,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巴塞尔协议Ⅲ》,首次提出了利用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来应对银行的顺周期性,并要求银行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亦紧跟国际资本监管步伐,针对我国银行业整体情形,相应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监管要求。从2013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施行到现在,已历经五年时间,那么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应用是否在正向刺激银行绩效的同时能够降低银行风险?资本缓冲对商业银行风险和绩效的影响到底如何?是呈简单的线性关系,抑或是非线性关系?在依据银行上市与否及资产规模对银行进行分类后,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效果又会如何?然而学术界目前对资本缓冲的研究多集中于信贷行为和经济周期两个方面,对银行风险和绩效的研究也多于宏观经济因素联系在一起,鲜有研究资本缓冲与银行风险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将资本缓冲与银行风险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以确保我们的监管政策谨慎有效。本文选取了我国38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利用2007年-2017年的年度数据构成了非平衡面板,采用单步系统GMM方法,研究了资本缓冲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和绩效的影响,为了探究资本缓冲对不同类别银行的风险和绩效影响是否不一致,我们还对银行进行了分类以方便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说明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创新点,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接下来阐述了资本缓冲、风险和绩效的相关理论,并对我国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以我国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就现阶段而言,资本缓冲能够抑制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但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绩效水平,在按照银行上市与否及资产规模进行分类后,这种抑制关系依旧存在;(2)从资本监管角度,在对样本银行整体进行回归时,结果显示出资本监管会削弱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和绩效的影响,但是在非上市银行进行回归时,结果却显示出资本监管能够增强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3)我们发现资本缓冲对商业银行风险和绩效水平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分别是正“U”型和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一系列与食品有关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出现了非常态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引发的危机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
况周颐对女性词人词作的批评,可见的资料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词话,一类为词籍序跋。词话类包含《蕙风词话》《蕙风词话续编》《况周颐词话五种》《历代词人考略》《织馀琐述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医院统计信息合理制定医院的各项计划’安排各项资源与配置,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禾断以提升。
长期以来,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满足社会资本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外资银行的冲击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的影响,我国的融资模式也在渐渐发生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的赚取息差的盈利模式正在受到严峻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为了满足商业银行改革的需要,国家也逐渐放开了我国商业银行中外资持股的条件,我国商业银行也在不断的深化改革,改善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
研究了影响洋桔梗小孢子培养中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素,旨在建立其高频胚性愈伤组织体系。结果发现,基因型是影响洋桔梗小孢子发生胚性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不同基因型间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适应信息化的要求,需要我们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
为应对大规模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并网,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保证系统运行安全与稳定,微电网技术应运而生。微电网利用自身良好的能量管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