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东段晚古生代以来地壳演化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天山褶皱带位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保存有元古代和古生代洋盆演化的重要讯息,是研究天山造山带发展历史的理想地区之一。为此,本文选择了新疆1:5万马兰村、新井子等四幅区调项目为支撑,探讨南天山东段晚古生代以来地壳演化过程。研究区位于新疆和硕县乌什塔拉乡,属于南天山东段。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路线调查、室内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从区域地质背景、沉积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入手,分析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以来地壳演化的过程,并获得了以下认识:从早泥盆世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到早石炭世甘草湖组,本区为浅海-陆棚海-半深海-浅海的一个交替出现的沉积环境;在晚泥盆世,南天山大洋虽然已经封闭,但在塔里木板块和中天山板块之间仍然存在残留海盆,两个板块仍然处于汇聚状态,在塔里木板块北缘发生局部拉张,诱发火山喷发,形成了本区破城子组火山岩;本区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形成年龄在305±1Ma-289±4Ma(锆石U-Pb)之间,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均属钙碱性系列,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形成于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的晚期阶段,可能代表了南天山古洋盆在晚石炭世最终封闭。本区出露的志留系构造混杂岩带形成于早石炭世中期-晚石炭世晚期,区域上属于榆树沟-铜花山构造混杂带的西延部分。从研究区的褶皱和断裂分析,本区至少经历了两期主要构造变形,第一期为早石炭世NW—SE向的褶皱变形作用;第二期为早石炭世中期-晚石炭世晚期NNE→SSW向的逆冲推覆作用,并伴随有一系列左行走滑运动。综合认为,在志留纪晚期南天山大洋开始收缩,洋壳向北部的伊犁-中天山板块之下俯冲;到中泥盆世末期,伊犁-中天山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第一次发生碰撞,洋壳消失;从晚泥盆世开始-早石炭世,南天山东段地区进入到了残留海盆演化阶段;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南天山东段地区进入陆-陆碰撞阶段,即伊犁-中天山板块与塔里木板块发生碰撞,残余海盆消失,从此进入板内演化阶段;中生代早期南天山东段地区处于造山期后剥蚀阶段,缺失了三叠纪沉积;从侏罗纪开始,山间断陷活动逐渐开始活跃;古近纪-新近纪期间,断陷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进入第四纪,南天山东段地区以左行走滑运动和断块不对称隆升运动为主,从而形成了现代多级河谷阶地。
其他文献
基于钛酸钡(BaTiO3)基陶瓷在储能方面的重要应用,介绍了电介质储能的物理基础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主要讨论了等价离子掺杂改性、异价离子掺杂改性和包覆改性等对钛酸钡基陶
数字技术凭借其存储便捷、高速传输,以及强大的编辑功能等多项优势,出现后便快速应用于各个领域。影视后期制作有了数字技术的大力支持,能够将丰富的艺术创意融入到影视作品,为艺术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使影视作品质量大幅提升,为观众带来了更高的视听享受,也使影视作品达到艺术新高度。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应用的优势,然后针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本文对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家居系统的概念进行了整体阐述,并且进一步探究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运用,进而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骑桶者》是卡夫卡所著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将作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当下社会人们孤独的生活状态;第二部分探讨人们为何会时刻处于这种孤独之中。文章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10551095℃制备了CaCu3Ti4O12电介质陶瓷材料(以下简称CCTO),并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CCTO陶瓷介电性能的变化,优化出了最佳制备CCTO陶瓷的工艺参数。利用XRD技
<正>胡少卿在《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发表一篇文章:《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卡夫卡〈骑桶者〉》。读后深受启发,但也有疑点想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正>说到厕所别以为是多么龌龊的事,因为人有一口气便离不开它。据世界厕所组织统计,每人每天上厕所6~8次,一年约2500次,按这样的统计算来,人的一生大概有3年时间在厕所里。
针对一些在工业运输中人工难以实现的环境,本设计方案分别采用传统的接触器-继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两种控制方法实现运料小车的自动运输。可编程控制器是以接触器-继电器的控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人工智能开始被提及和关注,并且开始在人们生活中开始渗透,部分智能科技产品使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及网络中运用入手,来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此次研究对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进行明确,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网络中,进而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智能化的学习需求,所以提出基于Web挖掘的网络教学平台,并对其进行设计,首先采用Web挖掘技术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其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