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之中农业企业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农业企业还可以帮助解决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改善农民群体的就业情况、稳定农村的发展状况、推动农村发展,帮助解决和改善“三农”问题,协调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因此农业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之中,农业企业的作用并没有得到良好地发挥。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绩效情况较差,这与农产品本身属于低技术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和薄利产品的属性有关,但最为主要的是由于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针对我国农业企业这一现状,我国农业监管机构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法律法规,引导农业企业发展,并起到降低农业企业营业风险的效果。如今我国内部控制法规实施效果良好,已经在许多现代企业之中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虽然我国也有些农业企业创建了内部控制机制,但是认真贯彻并执行的不多,控制效果较差,并没有起到控制风险的效果,严重地损害了企业价值,损害了企业所有者的权益。最终影响着农业行业整体的发展状况。比如在农产品销售类企业之中,其营业活动之中普遍存在农产品品种过多、农产品销售渠道分散、难以进行产品管理、资金流转过于频繁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营业成本和营业风险。因此对于农业企业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增加建设内部控制的力度。本文通过参考全球范围内不同学者所著的与内部会计控制有关的文献,系统了解A农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结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对象、目的等要素,对A农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A农业企业目前内控制度方面的困境,如内控机制不完善、预算管理不力、监督力度不够等。通过观察A农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营业情况,分析内部会计监管和指导、数据和沟通、会计控制行为、会计风险预警和内控环境,运用了 COSO框架进行了改进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内控制度升级方案,优化目前的内控环境机制、建设会计电子信息化系统、健全和规范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内控活动的监督。综上,通过对A农业公司提出内控制度的完善改进的建议,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效果差的实际问题,为改进农业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具体举措提供了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