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治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开发高效率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剂,是近些年来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含铋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良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BiOBr,BiOCl,Bi(OH)3为基础,构建了BiOBr基复合物,带有氧空位暴露晶面的BiOCl以及掺杂的Bi(OH)3等新型铋基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各种现代表征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优化实验参数,得到最佳的光催化剂,并应用于水中抗生素和染料的降解,同时探讨了相关的降解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Bi24O31Br10/BiOBr复合物光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Bi(NO3)3·5H2O为原料,三乙醇胺(TEOA)为pH调节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Bi24O31Br10/BiOBr复合物光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变TEOA的体积,调节Br和Bi物质的量比可调控所得复合物的组成、微结构和形貌。在可见光(λ≥420nm)下以降解环丙沙星(CIP)来评价所制备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当TEOA的体积为8mL、Br和Bi物质的量比为1.0时,所得催化剂Bi24O31Br10/BiOBr(S-1.0-8)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对CIP的降解率为97.00%,反应速率常数为不加TEOA所得纯BiOBr的3.93倍。S-1.0-8最佳的光催化性能除了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迁移外,还归因于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丰富的氧空穴。(2)添加剂控制合成溴氧化铋类复合物光催化剂降解环丙沙星抗菌剂及其机理探讨采用三乙醇胺(TEOA),氢氧化钠(NaOH)和氨水(NH3?H2O)为添加剂,以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溴氧化铋类复合物光催化剂,分别表示为S-TEOA,S-NaOH和S-NH3。所制备的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表面积测定仪(BET)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复合物都包含相同的相BiOBr和Bi24O31Br10,但拥有不同的结构、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这些都取决添加剂的种类。所制备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在可见光下(λ≥420nm)降解环丙沙星抗菌剂(CIP)来评价。S-TEOA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S-NaOH和S-NH3的2.62和4.17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催化剂S-TEOA的形成机理和所制备催化剂对CIP成分的吸附模式进行了系统地探讨。(3)具有高活性的BiOCl纳米片微结构调控及可见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研究以三乙醇胺(TEOA)为辅助剂,水热法合成了在暴露的{010}面具有氧空位的BiOCl纳米片,通过表征技术研究了所制备催化剂的表面性能、晶体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等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由TEOA的量决定,此外,TEOA的加入导致了催化剂表明氧空位的形成。因此,TEOA辅助合成所得催化剂在可见光下(λ≥420nm)具有更高的降解环丙沙星的光催化性能。加20mL TEOA所得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速率常数为不加TEOA所得催化剂的14倍,是用NaOH和NH3·H2O分别代替TEOA所得催化剂的4倍。同时,对催化剂降解水体中环丙沙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4)Zn掺杂Bi(OH)3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污染物研究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了不同Zn含量掺杂的Bi(OH)3光催化剂,并用多种表征技术对所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在可见光照射(λ≥420nm)下降解罗丹明B(RhB)来评价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n掺杂能改变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引起能带向上弯曲,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速率,并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相应的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当Zn和Bi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02时,其速率常数为不掺杂Bi(OH)3的5倍。活性成分实验表明,空穴在降解RhB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根据相关实验,讨论了载流子可能的转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