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化疗药物目前作为一线方案可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对其疗效的早期预测仍缺乏统一的检测指标或手段。对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目前多使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它主要根据患者接受治疗2-3个月后肿瘤大小的变化进行疗效判定。肿瘤血灌受到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影响而发生坏死,这是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肿瘤产生的主要作用,在治疗早期对肿瘤大小的作用不明显,所以主要根据肿瘤大小变化的RECIST标准对于早期评价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就不是最佳方法;另一方面,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费用昂贵、需长期使用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故急需一种可早期预测其疗效的有效手段,以期可代替目前这种治疗2-3个月后进行的疗效评价手段。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可较好的显示病灶血灌情况而展示了其在早期预测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的良好应用前景。基于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旨在探索无创性的CEUS在早期预测m CRC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件号:KY20150330-1号),并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进行注册(注册号:Chi CTR-DOD-15006262)。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中心经内镜、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3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患者为试验对象,其中14例行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贝伐联合组),另16例仅行化学治疗(化疗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即第1、2周期治疗前一天)接受CEUS检查,利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得出肝转移靶病灶的四个血灌参数: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上升斜率(Wash In Slope,Pw)、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根据RECIST 1.1评价标准的评估结果将所有患者分成有效者或无效者,采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别比较分析两治疗组中有效者与无效者两次CEUS的定量参数的差异,并比较CEUS在早期评价贝伐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疗效的应用价值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30例研究对象在治疗15天时的肝转移靶病灶最长径较基线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值平均值为0.09±0.25cm,P=0.274),但病灶的血流灌注已发生明显变化。贝伐联合组中有效者肝转移靶病灶的Pw基线水平值明显高于相应组别中的无效者(1.25±0.57vs0.55±0.25d B/s,P=0.039);且贝伐联合组中有效者和无效者的肝转移靶病灶在治疗前后的PI差值百分数和Pw差值百分数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1)。这两个定量参数(PI、Pw)在单纯化疗组的有效者和无效者之间未呈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均P>0.05)。余CEUS的定量参数值(TTP、AUC)在两治疗组的有效者和无效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超声造影可于治疗2周,在肿瘤大小变化之前即可早期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疗效;超声造影对于早期评价转移性结直肠癌单纯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