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山多地少,山盆系统是区域人口、经济、文化的中心。结合云南省现状,省政府提出了“城镇上山”政策,节约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就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应对云南山盆系统聚落与旅游景观布局模式进行研究,探讨符合区域实际的旅游景观布局模式。云南山盆系统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但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是沿着断裂带分布。使用google影像资料和聚落布局的实际,及山盆系统盆底面积的大小,将云南山盆系统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山盆系统三类。小型山盆系统是云南山盆系统的绝对主体。不同类型的山盆系统,根据聚落布局形式的不同,可以具体划分为不同的亚类。大型山盆系统划分为缓坡临线型、坝区集聚型、环湖平坝型;中型山盆系统划分为缓坡平坝型、山脚缓坡型、放射沿线型;小型山盆系统主要为点状沿线型、线状沿线型和辐射绕线型。大型山盆系统缓坡临线型聚落与旅游景观布局模式,是城市聚落往缓坡布局,城市旅游景观、城郊农业旅游景观、森林旅游景观、乡村旅游景观及自然旅游景观协调的旅游景观模式;坝区集聚型景观布局模式,是城市向盆底中心偏离,城郊区建设旅游景观,城郊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环湖平坝型景观布局模式是以湖泊为重要的旅游景观,在周边进行旅游设施布局与水域保护,利用大规模的农业景观发展旅游的模式。中型山盆系统缓坡平坝型聚落与旅游景观模式是“自然景观+聚落景观+观光农业景观”的景观组合模式;山脚缓坡型景观模式,是聚落适当集中到坡度15°以下的缓坡带,形成“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坡耕地园林景观+盆底农业景观”的模式;放射沿线型景观模式是“自然植被景观+梯田农业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坝区农业景观”的优化组合方式。小型山盆系统点状沿线型聚落与旅游景观理想模式,是乡村景观协调的模式,满足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精神等于一体的景观建设模式;线性沿线型景观理想模式,是由山盆系统外围到内部的自然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和农业景观的优化组合的景观模式;辐射绕线型景观理想模式是保留区域景观的完整性,根据自然景观适宜性、生态性和经济性等形成的景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