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话语(metadiscourse)是指能够有效组织语言,帮助读者(听者)理解语篇或交际内容及发话者态度的话语结构。从国内外学者对元话语的关注来看,仍然主要集中在对书面语的研究,对口语尤其是从劝说角度对元话语进行深入研究的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以研讨会口语语料为研究对象,依据Hyland人际元话语模式并对其补充完善,进一步对语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本研究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MICASE口语语料库为研究对象,选取内容主要涉及到哲学、公共政策、法国电影、英语写作、高等教育等话题,共计约六万词。在Hyland对元话语人际模式的框架下,针对三个方面展开:(1)元话语在研讨会口语语料中分布情况;(2)元话语在英语研讨会中所具有的口语特征;(3)元话语如何使用三种方式实现劝说。经研究发现:元话语在英语研讨会口语语料中使用广泛。总体来说,互动式元话语比引导式元话语使用频率高,因为人与人在口语中的交流需要更多的互动,才能更好地达到彼此沟通的目的。其次,元话语在研讨会中的口语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英语研讨会中延迟语(delayers)使用频繁,这充分体现了口语的即时性;其次,在研讨会口语语料中元话语变化形式较少,某种固定搭配的频繁使用以及口语类型的元话语等;第三,在英语研讨会口语语料中,直接互动交流的出现是书面语中所没有的。它是指一种面对面的沟通,是听者对说话者话语的直接反应,这是由口语自身决定的。第三,元话语通过逻辑诉诸(logos),人格诉诸(ethos)和情感诉诸(pathos)三种方式实现劝说。逻辑诉诸是通过理性逻辑方式实现的,具体由过渡语和框架标记语等元话语的衔接和诠释功能体现。人格诉诸是通过构建说话者的诚实度和权威性来实现自我诉诸,强势语和证据语在此起到重要作用。情感诉诸则是指说话者主要通过介入标记语、延迟语和模糊语来促进听众的参与和评价实现说服。元话语正是帮助说话者实现各种功能的工具,从而有效的实现劝说。最后,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元话语的使用情况调查显示,教师比学生的使用更平衡,更具有说服力,这主要是由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身份决定的。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对口语体裁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和使用元话语进行有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