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侦察和伪装技术的发展,迷彩服的伪装性能已不能局限于可见光范围,针对近红外伪装的迷彩服已经被陆续开发出来,其中林地型迷彩服较为成熟。恰当的可见光-近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方法能有效的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迷彩服的开发和优化工作。目前迷彩服的可见光-近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方法鲜见报道,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一些补充工作。以山地作为背景,先确定制样方法,然后在对山地背景材料进行取样、制样、测试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并描述材料的光谱规律;通过聚类分析对试样和波长分别进行系统聚类,重点结合反射光谱特征对波段进行分类,并以此分段确定合理的光谱范围来对迷彩服的可见光-近红外伪装效果进行评价。旨在探求一个可行的迷彩服可见光-近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流程和方法。山地背景材料主要包括植被、土壤和岩石三大类,分别对应迷彩服上的三类斑块。实验表明:植物叶片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相似,可见光区域内,在其颜色波段形成相应的“色峰”;在“近红外高原”受多种因素影响只会造成反射率大小不同。植物在近红外区域反射率普遍较高,黄土次之,岩石反射率值范围较广,但大部分都较低。样品的聚类分析表明季节是影响绿色植被近红外反射率的最显著因素;夏季,影响反射率的因素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新叶和成叶、针叶型植物、平行叶脉植物。在可见光范围内,土壤和岩石的光谱曲线在其颜色波段形成缓峰,近红外区域的反射率普遍没有植物高。波长的聚类分析有效获得了光谱特征在具体波段上的分布,为评价迷彩服伪装效果提供了基础。绿色植被、黄土和岩石的光谱曲线在不同不断离散程度不同。依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光谱特征作出评价迷彩服伪装效果的光谱范围,并对迷彩服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