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的损害和改变所引发的肠道屏障功能的障碍是创伤及外科大手术等危重症病人发生感染、休克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上调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效应分子,降低感染的发生,但其中涉及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前期多项研究表明,当缺乏肠内营养刺激时,肠组织中Th2类细胞因子IL4、IL13的生成和分泌显著减少,JAK1/STAT6信号通路活化受到抑制,导致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功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甚至发生损伤。基于以往的研究,我们提出设想:Th2类细胞因子IL4、IL13介导的JAK1/STAT6信号通路的活化在肠内营养保护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肠内营养存在剂量阈值,即当肠内营养剂量达到某一阈值剂量时,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本课题首先根据研究需要建立良好的、可重复的、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全肠外营养支持ICR(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小鼠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探讨JAK1/STAT6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以及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的变化,进而在此全肠外营养支持小鼠模型基础上建立不同剂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ICR小鼠模型,并通过运用JAK1/STAT6信号通路抑制剂、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western blot、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等技术,探讨不同剂量的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刺激下Th2类细胞因子、JAK1/STAT6信号通路蛋白、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明确肠内营养保护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的阈值剂量和分子机制,为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和重症病人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第一部分全肠外营养支持小鼠肠组织中JAK1/STAT6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对肠道sIgA水平的影响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支持小鼠肠组织中JAK1/STAT6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以及肠道sIgA水平的变化。方法:20只小鼠经颈外静脉置管后,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肠外营养组(TPN组)、全肠内营养组(TEN组)。2日恢复期后,TEN组给予全量肠内营养,而TPN组则给予静脉输注全肠外营养液,5天后处死小鼠,收集末端回肠组织及肠道冲洗液。检测两组小鼠肠组织中Th2细胞因子IL4和IL13变化、JAK1/STAT6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变化,同时检测肠道冲洗液中sIgA水平。结果:与全肠内营养组相比,全肠外营养组小鼠肠组织中Th2细胞因子IL4和IL13水平、磷酸化的JAK1和STAT6蛋白水平、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肠道冲洗液中sIg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全肠外营养通过抑制JAK1/STAT6信号通路的活化,损伤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第二部分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3介导JAK1/STAT6信号通路活化在肠内营养改善小鼠肠道sIgA水平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小鼠肠道sIgA水平的变化及JAK1/STAT6信号通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1、颈外静脉置管2日后,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全肠外营养组(TPN组)、10%肠内营养组(10%EN组)、20%肠内营养组(20%EN组)、40%肠内营养组(40%EN组)、全肠内营养组(TEN组)。经5日不同剂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后,检测肠组织中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3、JAK1/STAT6信号通路、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以及肠道冲洗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变化,并且确定JAK1/STAT6信号通路显著激活组。2、颈外静脉置管2日后,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TPN组、JAK1/STAT6信号通路显著激活组(显著激活组)、显著激活+DMSO组、显著激活+DMSO+STAT6抑制剂组、TEN组。经5日营养支持后,处死小鼠,检测方法1中所述指标。结果:1、联合营养中肠内营养剂量达到40%时,肠组织中Th2细胞因子IL4和IL13水平、JAK1/STAT6信号通路活化程度、pIgR表达水平、肠液中sIgA水平较TPN组显著提高,并达TEN组水平。2、STAT6抑制剂可使40%EN组磷酸化的STAT6水平、pIgR表达水平、肠液中sIg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联合营养中肠内营养剂量达到40%时可显著激活JAK1/STAT6信号通路,进而有效维护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