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京市石景山银河商务区K地块C2商业金融项目(下文简称“商业金融项目”)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为背景,由于现场试验荷载较大,堆载方法可行性低,所以采用锚桩反力装置来为试验提供竖向压力。在试验中通过对锚桩主筋进行应力监测以及桩顶位移监测,对应力分散型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浮)单桩的抗拔承载力、桩体变形、桩顶上拔量和桩体侧摩阻力的发挥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验证了应力分散型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浮)桩受力的合理性。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抗拔(浮)桩抗拔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试验研究现状和数值分析研究研现状进行了介绍,由此得出了影响单桩抗拔承载力的因素,以及等截面抗拔单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其次对预应力与非预应力以及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浮)桩进行了介绍。通过对现场收集的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且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分析,得出应力分散型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浮)桩载荷试验的Q-s曲线、s-lgt曲线等,对“通过调整预应力抗拔(浮)桩钢绞线粘结部位来改变桩体受力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侧摩阻力”论点做了验证;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抗拔(浮)桩轴力和侧摩阻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分析了预应力抗拔(浮)桩荷载传递路径和受力机理;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结合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对这种新型抗拔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对预应力抗拔(浮)桩混凝土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应力分散型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浮)桩的优缺点。通过此次试验研究,本文得出了一些对抗拔(浮)桩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⑴应力分散型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浮)桩通过人为设定多个上拔力着力点,改变桩体受力路径,提高了抗拔(浮)桩的抗拔承载力;⑵区分于普通抗拔桩,预应力抗拔(浮)桩混凝土轴力随深度变化较缓,混凝土不易开裂,保证了桩体质量,对锚桩实验完毕后作为工程桩使用提供了条件;⑶商业金融项目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如采用堆载形式花费将会很大,锚桩试验结束后还可以作为工程桩,大大的节约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