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的语言教师除了关心“怎么教”,还要关心“如何学”,除了研究教师,更应该关注学习者。因此,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和了解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也成为了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重点,而其中对于学习者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的研究更是研究的的热点。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学生第二语言水平,获得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学习策略会受到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而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比较稳定的个性特质,如果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相关性,应该会对学习者正确运用学习策略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从四个角度梳理了对外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和国内外关于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的相关性研究。在理论基础部分整理、说明了学术界关于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定义及分类,分析了Ellis提出的关于个体差异、学习策略和学习成果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本文的研究主题。第三章以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为基准并参照专家经验,选取了成功汉语学习者这个群体,采用Oxford(?)勺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和Joy Reid的感知风格调查表对符合标准的85名成功汉语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相关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成功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和学习风格分布情况;性别、母语背景和学习年限等背景因素与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相关性;成功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相关性。我们发现,成功汉语学习者使用各种策略的频率都相对较高,尤其是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频率最高。通过与其他研究者的横向比较我们也发现了成功汉语学习者和一般汉语学习者在最常使用和不常使用的学习策略上具有一致性,但是成功汉语学习者在使用元认知策略上明显优于一般学习者;成功汉语学习者的主要学习风格是听觉型的比例最大,是动觉型的比例最小。通过对各种风格的积差相关分析,我们得出四种感知风格彼此并没有排他性,反而有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而小组型和个人型这两种社会学习风格具有排他性,呈现负相关;我们通过平均数差异检验分析了学习者的背景因素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性别差异只在记忆策略上的使用上达到显著水平。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母语不同并没有显著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不同学习年限的学习者只在记忆策略上的差异达到显著。同时,我们发现性别、母语背景和学习年限与学习风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也证明了学习风格是学习者较为稳定和持久的特质;通过对两组变量的积查相关分析,我们看到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动觉型风格的学习者采用策略的种类最多。听觉型和视觉型学习者在策略使用上具有一致性。动觉型学习者较之于触觉型学习者会更多使用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小组型风格的学习者在使用社会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上多于个人型风格的学习者;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Ellis提出的关于个体差异、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三者关系的两个理论模型进行了回应。尤其是本文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学习策略在个体差异和学习成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有可能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关于策略培训的相关建议,既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策略培训,又要针对不同风格等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元认知策略的指导。最后本文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