钌铜磁性超导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110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局域磁矩可以拆散自旋单态库柏对,因而强烈抑制超导电性,即磁拆对效应。 该效应是通过交换相互作用来提高库柏对上旋下旋电子的退变阻止单个成对;一 旦内场超过上临界场Hc2,又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产生屏蔽电流,从而抑制超导。 仅1%的磁性杂质就可以导致超导电性的完全丧失。 1976年,在三元稀土化合物ErRh4B4中发现了超导电性和长程铁磁有序能够 共存,但共存的温度范围很窄(0.9K~1.5K)。经过长期的实验观察研究,人们 发现:反铁磁有序可以和均匀的超导电性共存;不均匀的铁磁有序也可与超导电 性共存,但这种不均匀的铁磁有序呈螺旋状调制或形成区域性结构,这样可以缓 解抑制超导性。 1995年,在铜钌氧化物LnSr2RuCu2O8(Ln=Gd,Eu)(Ru-1212相)中又发现了 铁磁有序和超导电性共存现象。本论文在此背景下对该体系化合物的制备、结构 及超导电性和铁磁有序共存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作: 第一章:本课题的研究背景,GdSr2RuCu2O8体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对EuSr2RuCu2O8化合物的制备条件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第三章:研究EuSr2RuCu2O8体系的磁性质和超导电性。结果发现:该化合物 的结构和YBa2Cu3O7相似;超导转变临界温度Tconset=35K,Tc(ρ=0)=10K;其电阻 —温度关系呈现典型的欠掺杂铜氧化合物特征;其铁磁相变温度为TM≈130K;Ru 以混合价态Ru4.8+(80%Ru5+,20%Ru4+)存在于该化合物中。 第四章:通过元素部分替代来研究EuSr2RuCu2O8化合物中超导电性和铁磁有 序能够共存的机理。通过Zn对Cu的部分替代,可以发现:Zn的替代浓度不大 于0.2时仍能保持该化合物为单相,但替代使样品结构发生了四方-正交的相变; 且随着替代量的增加其超导电性产生强烈的破坏,x=0.01的样品在4.2K以上已 不再呈现超导电性;部分替代后,铁磁相变温度相应增加,这说明Zn部分替代 Cu,增强了Ru离子之间的铁磁相互作用。通过Nb对Ru的部分替代,发现:铁 磁相变温度和超导临界温度均下降,这说明了该化合物的磁有序仅来源于Ru的 磁矩,同时Ru又为CuO2平面提供载流子。 第五章:结论
其他文献
深圳市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对深圳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以生长在福田红树林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
开展酸雨、有机配体对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持留、释放与运移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在环境条件下稀土元素的环境化学行为,预测农用稀土在红壤中的迁移,为稀土农用的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学位
该文首次对连续挤压的变形工艺全过程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模拟.该文首次对连续挤压的磨擦模型和热力耦合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多因素变化的摩擦驱动模型,推导出摩擦边界条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工业企业搬迁、停产、倒闭,遗留了大量的土壤污染场地,为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现状,棕色地块再开发使用越来越普遍,修复后的地块虽然达到相关土地利用标准,但
该研究首先是进行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工作.选择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针对不同类别的微生物,采用各种不同的培养基,使用平板划线法,将样品中的微生物经多次稀释.划线分离
该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反复的实验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大镦锻比的中厚管坯镦锻变形规律,对油管端部加厚而采用的镦锻成形工艺及模具展开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该论文对江苏太湖的重金属和有机有毒污染物和武汉东湖的有机有毒污染物污染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对太湖沉淀物污染所引起的生物效应进行了初步评价.该论文对中国典型湖泊持久
该文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案例,从土壤植被层面和景观层面两个层面来综合研究旅游活动对九寨沟生态的影响,希望能够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