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多,住房问题日趋严峻,保障低收入人群有房可住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维护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权利是我国民生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不断扩张,保障形式趋于多样化,所需投入的资金也不断增多,资金缺口不断扩大。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重点,同时兼顾了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赁房的优点,解决当前棘手的“夹心层”住房问题。传统的政府投资建设模式需要大量资金,而当前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建设所需,融资问题是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从国外成熟的公共住房政策来看,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住房融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当前也在大力发展公私合作模式,有关公私合作的立法也正在进行之中。借鉴国内外公私合作模式的研究成果,本文在PPP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中间组织,形成政府、私人机构、中间组织的三方合作模式,即PIPP模式。研究了适用于我国现状的公共租赁住房PIPP融资模式,以期能够解决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资金来源问题,并为将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公私合作模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文章分三部分分析了PIPP模式应用于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的适用性,分别为可行性分析、博弈理论研究、SWOT分析。提出了公共租赁住房PIPP融资模式的基本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大角色、组织框架、运作流程。基于QH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对项目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综合比较了传统政府投资建设模式、PPP模式、PIPP模式这三种模式,由结果可以看出,PIPP模式是最适合QH公租房项目建设的模式。最后,针对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