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政府于2010年12月17日通过的新的《防卫计划大纲》,突出地强调了“中国军事威胁”,并在其周边防卫部署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根据国际关系心理学的认知理论,日本新大纲的出台与日本决策者的知觉紧密相关。因而,从知觉的角度研究日本决策者调整防卫政策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际关系中的认知理论来源于认知心理学。认知理论在国际关系应用过程中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前;20世纪70年代初至冷战结束;冷战结束以来。在认知理论中,有关威胁知觉的研究结果表明,威胁知觉是主体对客观形势中威胁信号的选择感知和判断,是一种主观上的认知建构。综合沃尔特对威胁知觉的衡量标准,以及杰维斯的历史案例研究方法,从横向(四个威胁知觉的影响变量:总体实力、地理意义上的相近性、攻击能力以及侵略意图)和纵向(中日关系的历史)两个维度对日本的威胁知觉进行准确性的判定。由此得出,日本决策者的“中国军事威胁论”是错误的认知。以日本新大纲为例,通过与以往三个版本相比,新大纲的主要变化表现在战略目标、防卫构想、防卫重点和防卫力量四个方面。新大纲从“有关中国的表述升级”、“‘西南诸岛’防御部署明显针对中国”与“在亚太地区的传统安全合作中未提及中国”三个方面突出体现“中国军事威胁”。正是因为日本决策者对威胁的错误认知导致日本防卫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对于错误知觉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杰维斯认为有三种原因:①认知相符现象;②诱发定势的作用;③历史经验的影响。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情感和动机、文化差异方面的因素。据此构建对日本决策者错误知觉的成因分析框架,研究得出日本决策者产生错误知觉的主要原因包括:认知相符现象;诱发定势的影响;历史类比的误导;“岛国心理”的影响;中日文化的差异等。中国应着眼发展大局,从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努力化解日本决策者的“中国军事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