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茎基腐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土传病害,并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明确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茎基腐病的发生分布情况及其病原的种类,本研究在黄淮麦区进行广泛采样和调查,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获得病原菌分离物;对这些分离物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并结合致病性测定,确定了优势致病菌的种类;分别采用NJ、UPGMA和ML的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将不同地区分离物的rDNA-ITS和EF-1α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明确了不同地区病原菌间的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黄淮麦区7个省25个地市45个地点采集具有茎基部变褐腐烂症状的病株,将所采集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得到504株分离物。选取其中的147株代表性分离物用于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山东北部以及河北的东南部均以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的分离频率最高,小麦根腐离蠕孢菌(Bipolar is sorokiniana)次之;而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山东西部地区以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最为常见,其分离频率均在70%以上,B. sorokiniana次之,分离频率为10%左右;河南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为F. pseudograminearum和F. graminearum的混合发生区。总体来看,在所有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中,F. pseudograminearum所占比例为29.2%, F. graminearum为39.4%, B. sorokiniana为19.4%。另外,还从病组织上分离得到一些其他真菌,如三线镰刀菌(F. tricinctum)、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 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等,但分离频率均低于5%。2、采用NJ、UPGMA和ML方法,分别基于rDNA-ITS和EF-1a基因序列构建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的系统进化树。在遗传距离为0.01水平上(UPGMA),可将参试的147株分离物划分为6个类群。在F. pseudograminearum和F. graminearum这两大分支中,同地区内的大部分菌株间亲缘关系很近,尤其在基于EF-1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但仍有一些不同地区的分离物被划分在同一个小分枝上。由此可见,这两种病原群体在我国黄淮不同地区间均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3、将所分离的6种病原物的代表性菌株通过小米培养基扩繁,分别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及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验证。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6种病原菌中,F. pseudograminearum的致病能力最强,室内和田间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44.3和38.2,与其他分离物差异显著;其次为B. sorokiniana和F. graminearum,病情指数分别为29.8/16.8和29.6/12.3(室内/田间);供试的其他3种镰刀菌分离物也有一定的致病性,但病情指数均较低。结合分离频率和致病性测定结果,假禾谷镰刀菌F. pseudograminearum和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是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根腐离蠕孢菌B. sorokiniana也是引起小麦茎基部变褐的主要病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