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氮磷相互作用的统计学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水生态系统中底泥微生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群落结构特征与水环境及底泥理化性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该研究中,选择冬奥会核心区山区河流太子城河,自2018年8月到2019年6月每两个月对河流不同样点水体环境因子、底泥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水体浮游植物和底泥微生物取样监测。研究了环境因子和底泥微生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应用统计分析研究了水体和底泥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索了不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体和底泥中各形态氮、磷浓度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调查期间,在太子城河底泥中鉴定出细菌49门,65纲,128目,240科,840属(种)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优势门;共鉴别出5门、8纲,13目,19科,46属(种)古菌,其中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等是优势门。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优势门也随时间和空间产生较大的波动,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表现出的功能性也不同,包括对不同营养盐的分解作用、光能自养作用、化能异养作用等。(2)太子城河水体和底泥中氮、磷浓度都较高。水体中各月份TN浓度均值在2.04mg/L到6.62mg/L之间变化。其中,NO3--N浓度较高,其均值在1.12mg/L到4.08mg/L之间变化,NH4+-N和NO2--N浓度较低。TP浓度随时间波动较大,2018年8月和10月均值皆为0.09mg/L,而2019年4月均值达到最高,其主要组成为磷酸盐。底泥中TN和TP也随时间波动较大,各月份TN均值在1157.00mg/kg到1912.25mg/kg之间波动,其浓度在秋季达到最大值,在冬季达到最小值。底泥中各月份TP浓度在476.27mg/kg到603.5mg/kg之间波动。(3)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水体和底泥环境因子都对底泥微生物有较大的影响。水体中磷酸盐、NO3--N、NH4+-N、pH和水温是影响太子城河底泥细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而pH、浊度和各形态磷是影响古菌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底泥TOC、NH4+-N和TP是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同时NH4+-N和TOC也是影响古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太子城河干流微生物群落主要受到水体和底泥中的ITN、TP、NH4+-N影响较大;太子城河支流翠云山、松林背流域的底泥微生物群落主要受水体和底泥中的TN、NH4+-N、pH影响;太子城河支流马丈子沟底泥微生物群落主要受到水体的TN、水温、pH、溶解氧以及底泥中NaOH-P、NO3--N、有机磷、TOC的影响。总之,水体各形态氮、磷,pH、水温,以及底泥NH4+-N和TOC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子。(4)各形态氮、磷与底泥微生物的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PD whole tree)、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 1)以及Shannon指数呈单峰曲线关系,这说明合适的氮、磷浓度有利于底泥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功能群L0、N、X2对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浮游植物功能群Y、SN、H1等对细菌群落的均匀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浮游植物功能群X2、H1、C对古菌群落的丰富度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浮游植物功能群SN、M、P等对古菌群落的均匀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该论文的结果和结论对理解冬奥会核心区山区河流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子及其与氮、磷的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微惯性测量单元(MMU)是可以测量六个方向惯性参数的微惯性系统,在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基于MIMU的基本理论,设计了由电容式加速度计和振动式陀螺仪
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受噪声影响较大,导致地震数据分辨率和信噪比达不到期望值,因此地震数据去噪具有重要意义。将地震数据分块、然后对地震数据块分组后再去噪,能更好地处理地震数据细节,去噪效果更明显。本文以地震数据块为基础,进行基于块的多维地震数据去噪研究,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小波变换的四维块匹配协同滤波(BM4D)三维地震数据去噪研究BM4D是一种很好的三维地震数据去噪算法,但去噪性能有待提高
钯催化的芳基卤代物的羰基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中,以一氧化碳为碳源,芳基卤代物为底物,合成二芳基酮类,芳香醛类和芳香羧酸类等化合物得到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为了明确塔河稠油采出液的稳定机理,为塔河稠油进行高效破乳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界面黏弹性仪、界面张力仪、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等仪器,研究了稠油中的沥青质、胶质
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以及重要运移通道,通过正演模拟对裂缝介质的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可以用来指导储层发育情况的预测工作。本文将积分弹性参数差分方法拓展到了三维条件
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油气勘探工作正在逐渐由传统常规油气藏转向特种油气藏。裂缝型油气藏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藏,其成藏方式多样化,各向异性现象明显。
茈二酰亚胺具有大的π-共轭苯环平面结构和两个亚胺环结构,使其具有极强的光电性能和荧光性能。该化合物在较稀的溶液中荧光很强,量子产率很高(接近于100%),但是,在浓溶液特别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各项牢度优良、生产成本低、色谱齐全、使用方便和适用性强等优点,其应用得到不断的扩大。活性染料中以C.I.活性黑5为代表的黑色活性染料消耗量最大,
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高稳定性的测量仪器,被广泛的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食品工业、环境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
碳酸盐岩地层作为一种传统的优质储层,以其高产而闻名。但在溶蚀作用不多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如何正确的识别其他对储层有利的因素就成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重点。逆冲带盐下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