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的乡村正在经历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两个过程。乡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已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持久生命力。而全球化带动不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消极的使世界面貌逐渐趋同。中国的乡村正在这双重的境地里寻求着自我的身份和位置。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乡村的村落环境和建筑又该展现何种姿态,都尚未有明确的答案。当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与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构成了严重对立的矛盾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7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该如何在发展与环境这两者间寻求平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7亿多人口中有大多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政府正努力的尝试改进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因为作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居住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健康、财富以及生产活动等。同时,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资源短缺和不断枯竭的时代,若这7亿多人口都按城市的标准兴建所谓的“现代化”房屋,其能源的消耗引起的环境问题将更加无法想象。在乡村建造尚未有完善理论体系做指导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正在实践领域中前行并具有代表性的为穷人建造的平民建筑师的作品的分析,提炼总结其经验和方法。文章选取谢英俊、吴恩荣、刘加平及周伟、单德启、柏文峰、孙君为国内案例;选取莫克比、哈利利、哈桑·法赛、柯里亚为国外案例。对于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这些平民建筑师们,他们选择适宜性技术,使用不同的手段并以各种不同的模式为低收入者建造并实现其乡村建造理想。本文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方法分析他们为低收入者所做的建造实践,总结他们在乡村营造中呈现的特征、方法和模式。同时,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当前的实际情况,从建筑学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乡村营造中的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乡村建造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