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它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对非血流动力学机制内皮—一氧化氮(NO)-氧化应力链(oxidation stress)在高血压发生及病程发展中的重要参与受到越来越多重视。本实验通过遥控测压法动态监测不同周龄清醒无拘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情况及变异度;观察不同周龄SHR的内皮功能及氧化应力变化;研究降压药物干预前后的血压和氧化应力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周龄SHR对药物反应性差异;选用westen-blot技术检测不同周龄SHR的Gst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u type 1)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达情况,及其与周龄增加、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力之间的关系;药物是否通过调控影响Gstm1的表达,而改善内皮-NO-氧化应力链状态。为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手段。方法和结果:1、不同周龄清醒无拘束SHR动态血压变化及阻力血管形态学研究分别选用16周及40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模型,每组5只,使用遥感监测技术观察清醒无拘束SHR的动态血压变化,并对不同周龄SHR的血压昼夜变化及变异度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周龄SHR阻力血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40周SHR较16周SHR的24h血压均值有增高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16周SHR的SBP夜间下降率显著大于40周SHR(0.0498%vs 0.0211%,P<0.05);40周SHR血压变异系数较16周SHR明显增加。肠系膜动脉(阻力血管)中膜面积/管腔面积比值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5周、16周与40周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8955±0.10,1.0653±0.15 vs 1.3373±0.19,P<0.05)。2、不同周龄SHR内皮功能及氧化应力变化研究通过观察离体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及硝普钠(SNP)反应性,比较5周、16周及40周龄SHR的内皮功能的差异;分别使用放免法、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双硫代硝基苯(DTNB)检测血中ET、NO、MDA含量以及GSH-Px活性;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40周SHR主动脉GSTM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减弱。随着周龄的增加,血管活性物质NO/ET及氧化应激标志GSH-Px、MDA发生变化。16及40周SHR血清NO显著低于5周龄SHR(12.84±1.58μmol/L,12.17±1.17μmol/L vs 22.64±1.69μmol/L,P<0.01)。5周、16及40周SHR的血清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40周SHR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5周和16周SHR血清MDA含量(13.71±1.47pg/ml vs 7.54±1.19 pg/ml,7.94±0.83pg/ml,P<0.01)。40周SHR血清GSH-Px活性较5周和16周SHR的GSH-Px显著性降低(2368.00±60.39U/ml vs 2925.00±75.11 U/ml,2976.00±329.94U/ml,P<0.01);40周龄SHR较同龄的WKY大鼠主动脉Gstm1表达显著性降低,灰度值分别是(716.93±133.72 vs1215.52±270.35,P<0.05)。3、联合降压治疗对不同周龄SHR血压反应性及阻力血管形态学研究分别单独使用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牛磺酸(taurine,Tau)及二者联合对16周及40周SHR治疗14天,采用遥感监测技术动态观察并比较不同周龄清醒无拘束SHR经过药物治疗后血压变化、血压变异度及药物干预后阻力血管的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16周SHR在不同的处理后,24h动态血压结果提示Met组可以降低SHR的夜间血压,Tau组给药14天,仅能阻止SHR血压的升高。Met+Tau组可以有效、平稳的降低血压,且第14天脉压较第1天明显降低(43.65±7.54mmHg vs 34.08±5.42mmHg,P<0.01)。40周SHR在不同的处理后,Met组降压效果不明显,血压变异系数增加,Tau组及Met+Tau组给药14天后血压较给药前降低,且变异系数有减少的趋势。在观察药物干预对阻力血管形态学变化方面,16周龄SHR经过药物干预2周后,Met组、Tau组和Met+Tau组的中膜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分别为0.7627±0.12,0.8110±0.15,0.7138±10.12显著低于对照组1.0653±0.15(P<0.01);而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它周龄组SHR的该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4、联合降压治疗对不同周龄SHR内皮功能及氧化应力变化研究分别使用metoprolol、taurine及二者联合对5周、16周及40周SHR治疗14天,观察不同周龄的SHR经过药物治疗后,离体主动脉对ACh及SNP的反应性,通过对比探讨内皮功能随周龄的变化;测定血中ET、NO、MDA含量及GSH-Px活性变化,并检测主动脉使用Tau干预2周后GSTM1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同前。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中NO/ET、GSH-Px/MDA的测定结果提示,5周龄SHR使用Tau干预后不仅不能改善内皮功能及氧化应力,反而有加重的趋势。测定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发现Tau组最大舒张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2.14±14.68%vs 78.88±11.04%,P<0.01);16周药物治疗组较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改善,且能增加NO含量、增加GSH-Px活性及降低ET、MDA含量,Met+Tau组作用显著;而40周SHR治疗14天后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Tau组较对照组血清GSH-Px活力显著性增高(3052.80±283.66U/mlvs 2368.00±60.39U/ml,P<0.01),血清MDA含量降低(9.45±0.66pg/ml vs 13.71±1.47pg/ml,P<0.01);40周SHR与同周龄WKY比较,主动脉中GSTM1表达显著减少,Tau对40周SHR干预2周后,GSTM1表达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40周SHR24h动态血压变异度较16周SHR增大,且随着周龄的增加,阻力血管(肠系膜动脉)的中膜面积/管腔面积比值增加。2、SHR存在内皮功能损伤及氧化应力的增加,随着周龄的增加损伤加重。3、Met、Tau及Met+Tau干预2周不能改善5周龄SHR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氧化应力,2周干预未能对肠系膜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发生影响。4、单用Met及Tau仅能有效阻止16周SHR血压升高,而两药合用可以通过改善SHR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内皮功能,明显降低24小时平均压,作用持久且平稳。同时能有效降低中膜面积/管腔面积的比值。5、使用Tau及Met+Tau能有效阻止40周SHR血压升高,Tau组改善40周SHR氧化应力及降低中膜面积/管腔面积比值方面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