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调整国土空间结构,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成为生态文明思想和高质量发展新理念指导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和重要路径。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动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成为当前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问题。如何更加深刻认识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作用规律,促进两者有效融合以应对新形势和新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从耦合协调视角解析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并得到相关研究成果:(1)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耦合互馈关系,国土空间开发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绿色经济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的影响,以及市场、政府、产业、社会和空间因素等的协同干预构成二者耦合互馈演化机理。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交替演化推动了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互馈演化,据此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供给、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二者耦合互馈三种演化模式。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能够映射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强弱。(2)综合评价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分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运用改进后的面板熵值法对中国2003-2019年283个城市的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特征、演化进程以及二者关联特征进行刻画和识别。研究期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的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值分布与绿色经济发展格局较为拟合。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在四大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空间集聚性不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性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整体上呈现出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低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一级的变化特征。(3)实证研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互动响应规律,总结归纳耦合协调发展模式。耦合协调度测度结果表明二者耦合协调程度越来越高,经历了由失调衰退期到磨合过渡期到耦合协调期的跨层次变化,呈现出由濒临失调向初级协调以及更高级别耦合协调的发展,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关系与外部干预因素的影响效应。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明显的互为因果的互动影响关系。整体上,当前中国及其东部地区形成了国土空间开发子系统、绿色经济发展子系统向各自结构的调整、功能的完善和效益的优化,且绿色经济发展为主导动力的演化模式。中部地区形成了国土空间开发子系统、绿色经济发展子系统向各自结构的调整、功能的完善和效益的优化,且国土空间开发供给为主导动力的演化模式。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发展,其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处于国土空间开发供给主导模式和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主导模式的过渡时期的二者耦合互馈演化模式,而东北地区更多的是国土空间开发子系统、绿色经济发展子系统向各自结构的调整、功能的完善和效益的优化的结果。同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进程中也存在自身演化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模式。(4)基于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存在的问题与演化模式提出具体优化路径。认清中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整体不高、提升缓慢事实,重视二者耦合协调度在不同区域间的显著差异。为实现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良性互动,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优化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二者耦合协调互动三条具体路径,分类、分区施策,因地制宜确定全国以及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优化路径的基础上,区域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应以局部层面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带等为主要平台,加强各区域间的合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进一步深入:(1)研究视角上,在现有从国土空间开发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或者绿色经济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的单向影响效应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和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上,从耦合协调的视角考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双向作用关系。(2)研究内容上,揭示并检验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内在互动机理、外部协同干预机制及其互动演化模式。(3)研究应用上,提出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协同优化策略体系,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站在一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引致的宏观政策制定目标偏差,为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发展系统朝着更为有序的方向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