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W931A的细胞学败育特性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W931A 的不育性表现和鉴定、败育发生的时期及机理、杂种优势利用的光合生理基础及产量优势的生物学性状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和遗传学特性,从而论证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可行性,为大豆遗传育种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大豆雄性不育系 W931A 的不育性特征 碘化钾染色实验和花粉发芽率实验均表明大豆雄性不育系 W931A 的花粉败育彻底,雄性不育表现稳定。雌性相对可
其他文献
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and supplies of a large general hospital when facing the outbreak of coronavirus dise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对小麦品质有重要作用,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目前多集中于HMW-GS的遗传转化,将5+10、14+15等优质亚基导入目前主推高产小麦品种,对改良我国小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9个小麦品种(其中6个为优质强筋品种)和3个(1个为优质强筋品系)正在参加区试的高代品系共12个材料,根据HMW-GS组成的不同组配了18个杂交组合,利用半籽粒SDS-
本研究以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玉米杂交种农大108及其F_(2∶3)和F_(2∶4)家系为材料,在郑州、新郑两地点研究了不同氮处理对玉米籽粒品质和秸秆品质的影响,并对有关基因进行了QTL分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 构建了包含189个SSR标记,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2058.1cM,平均间距为10.9cM。 2) 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定量分析模型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