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现金都被看作是企业的“血液”,其持有水平的高低也是反映公司财务和经营战略的一项重要的理财行为。然而,从我国上市公司来看,我国现金持有水平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弱(祝继高、陆正飞,2009;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2010),且还在不断提高(陈德球等,2011),现金使用效率并不高。在资金配置问题上,内部资本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通过子公司或分部对企业资金进行配置。一方面,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成员企业的融资约束。另一方面,当总部与部门管理层产生代理问题时,内部资本市场会变成部门管理层的寻租领域;当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产生代理问题时,内部资本市场会变成利益输送的通道。这两方面对企业现金使用效率的影响效用不同。所以,本文从内部资本市场角度,研究集团与成员企业之间现金持有行为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囊括了作用于现金持有行为的最关键的因素,进一步地拓展了公司现金持有行为内在根源的相关研究。此外,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同时,银行基于自身的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可以对公司实施监督治理功能,融资约束和银行治理均对企业现金持有有所影响。本文从融资和银行债务治理角度研究银行业结构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和充分发挥银行治理效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银行业结构和内部资本市场对现金持有的影响路径或机制不同,影响效用亦有所不同,是替代、冲突抑或互补?该问题的研究对加强我国内、外部资本市场的配合、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银行业结构和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同时研究银行业结构、内部资本市场共同作用下的企业现金持有的表现,以此考察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以2007-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模型检验发现,随着银行业结构的变化,银行业集中度越小,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银行业结构与企业现金持有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非集团经营的公司相比,集团化经营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更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越高,集团成员现金持有量越低,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银行业结构和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综合来看,内部资本市场与银行业结构所代表的外部资本市场表现为替代效应。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一些启示:一是优化银行业竞争结构,加强银行治理作用;二是加强对集团化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