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聿铭曾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与自然共生”是从古至今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境地,更全面地展现着道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从最初的一体到独立发展至和谐共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提出:“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思想情感,改善环境与生活。”这就传递了美术教育以改善环境与生活为目标,也是崇尚自然,致力于生活与自然相结合理念的体现。关键能力是一个人成长、发展健全人格,适应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知识型社会必备能力。每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关键能力的定义基本框架是类似的,具体内容却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个人、团队、工作和基本技能,针对学习者终身学习和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展开给出的定义。本研究以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四大关键能力概念展开美术教学实践,美术课程以中国古典园林为课题进行创作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要求,笔者设计了“与自然共生”为主题的,注重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大观念”视觉艺术单元课程。单元课程以美国教育家艾斯纳的美术教育理论为教学参照,本研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三条路线“游园”建设情境,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在游园过程中观察、积累进行手绘记录,唤醒自身感知自然、体验自然美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记录美的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与自然结合的意境和魅力,传承文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学生在发展关键能力的同时,借助多种媒材来设计园林的窗,应用到校园内、房间或教室里,达到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境界。通过把创作的艺术品引入到生活中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