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强调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人力资本是资本的特殊形式,将人的能动性作用于社会生产之中,促进各资本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力资本作用对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产业结构调整及人力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发展现状及协调程度,进而运用回归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力资本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给出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协调互动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六部分。绪论简要概括了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同时确立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从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辽宁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同时运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标准模式以及偏离度和相似系数的测算,发现辽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协调度不高,且在产业结构在升级过程中发生了特殊的剧烈的就业结构扭曲,具有不同于“标准模式”的特殊性。第二章重点分析了辽宁省1978-2007年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人力资本存量对三次产业的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且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力大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第三章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变形为内含人力资本要素的四要素经济增长模型,得到辽宁省人力资本要素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对三次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第一、二产业中存在着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过剩,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存在制约作用。第四章根据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配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发现辽宁省三次产业的发展都对人力资本水平产生了需求,但各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在各产业的配置情况并未对三次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优化起促进作用。第五章从以上结论出发,分析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中人力资本作用机理,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协调互动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