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安寺观是长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代文人长安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筑空间,长安寺观具有宗教性与胜景性的双重性质。涉及到唐诗,长安寺观既是诗歌的生成空间,又是构成诗歌的文学形象。本文试图结合宗教建筑空间的特征、文人的群体特色及长安经历,建立建筑——文人——诗歌三位一体的动态考察,在此基础上把握唐代文人长安寺观诗的创作情况,并对文人群体及个体的相应心态作出一定揭示。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唐代长安寺观与寺观诗概述。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概述唐代佛寺道观的基本建筑布局,长安寺观的数量、分布、规模。接下来对长安寺观诗的发展、内容、语言作了简要概括,并根据内容与语言,将长安寺观诗分为宗教的与非宗教的两类,根据寺观作为诗歌生成空间与诗歌构成意象,分为实写的与虚构的两类,将此分类作为本文对长安寺观诗认识的内在依据。第二章探讨长安寺观的宗教性与文人诗歌创作的关系。文人游居长安寺观,见闻造像法事,接触僧道,往往会受到建筑空间的宗教指向影响,运用宗教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去思考、体验、表达。宗教环境与宗教体验,就成为引发文人诗情的“情感契机”。道观具有神仙指向,文人在观中会产生仙境体验,并融合道家思想,获得对道的体悟。二者可归结为“神驰”、“坐忘”。佛寺则具有净土、涅槃境界的指引,使文人产生超世体验。文人在佛寺中,也常会自觉运用佛教思想,将对佛理的体悟融入诗歌。二者可概括为“象教”、“妙悟”。本章着重对寺观的宗教影响与文人的宗教体验形成的诗歌创作机缘进行揭示,探讨寺观宗教性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并对长安寺观诗的世间特征进行阐释。第三章首先对长安寺观的胜景性作出简要阐释。接下来从游赏长安寺观的文人的典型身份出发,以文学侍从、举子、一般文人官僚这三类文人群体为区分,分三节对长安寺观胜景性质下的文人群体的诗歌创作情况(应制诗、科考诗、酬寄诗)及群体心态作出勾勒。第四章探讨长安寺观、唐代文人的长安经历及记忆与诗歌创作的互动关系。寺观作为长安的物态空间与文人的长安生活相交织。长安寺观既是文人游览、再游的实体空间,又是承载他们复杂情感的记忆符号。这些实体的、记忆的寺观形象入诗,便成为了富有生命内蕴与情感内涵的文学形象。寺观是长安的缩影,也是文人观照长安的一个视点,承载了文人长安情结。文人笔下的寺观形象反映着长安的盛衰,融入了他们的对长安及国运的感情,长安寺观诗因而成为诗与史结合的一个节点,既存国史,又存心史,极有特色地记录了盛衰变乱中的长安与长安城中乱世文人的种种心态与长安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