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犬及其他食肉性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影响我国宠物犬、观赏犬、军犬、警犬等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犬细小病毒于1978年由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学者首次从患肠炎的病犬中分离到,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近年来,CPV凭借其衣壳蛋白上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变异,不断出现新的抗原变异株(CPV-2a,CPV-2b,CPV-2c三种亚型),并逐渐替代原来的CPV-2亚型成为流行毒株。分离当前国内CPV流行毒株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于掌握其流行、变异情况和研制新型疫苗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3年来自于河北、上海、吉林等不同地区的犬病料组织进行了CPV检测,其中12份PCR鉴定为阳性。将阳性病料接种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透射电镜观察、序列测定分析等对分离的病毒进行生物学、形态学以及理化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获得了9株犬细小病毒,病毒接种F81细胞后可引起细胞肿胀、变圆、拉网、脱落等细胞病变,病毒粒子呈立体对称,直径为20-24nm,无囊膜,能凝集猪红细胞,并可被已知的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耐酸、耐热,对有机溶剂有很强的抵抗能力。VP2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9株CPV的VP2基因全长均为1755bp,编码584个氨基酸,其中6株病毒属于CPV-2a亚型,3株为CPV-2b亚型。9株CPV病毒之间的碱基同源性为99.3%-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3%-100%。与国内外近几年CPV分离株的碱基同源性在99.0%-10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6%-100%之间。本研究分离的毒株与参考株相比,与中国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分离株的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犬细小病毒的流行和遗传进化特点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