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度量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量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汉语中体现程度量的语法手段主要是程度副词。在繁昌方言中,程度副词很多,“尚好”是使用普遍又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本文运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繁昌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尚好”做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繁昌方言中所有程度副词进行界定和量级划分,初步了解繁昌方言程度副词。文章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繁昌县的地理位臵、历史沿革和方言概貌,简述“尚好”的研究现状,阐述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部分: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全面分析繁昌方言程度副词“尚好”。该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尚好”的句法分析。组合功能方面,“尚好”可修饰形容词、动词及动词性成分和少部分名词,并详细论述“尚好”与副词“不”“真”“都”、语气词“的”连用共现的情况,发现“尚好”与“不”形成反问语气具有独特的语用意义;句法功能方面,“尚好+A/V/VP”在句中可作谓语、补语、定语和宾语,“尚好+N”可作谓语、补语。第二章是“尚好”的语义分析,论述了“尚好”具有中量量度性、口语性强、主观性强、无参照对象和模糊性的语义特征。第三章是“尚好”的语用分析,从其感情色彩、重读和句调、句式句类、与“不”构成反问句和时体特征几个方面,论述了“尚好”的独特语用效果。 第三部分:从“普—方—古”角度对繁昌方言程度副词“尚好”进行纵横比较分析。横向的比较指与本方言内部程度副词“好”“(又)不晓好”、其他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上好”和普通话中的“很”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分析“尚好”的语法化过程,对其演变过程做出推测。 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