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研究可以重构过去发生的事件以及解释事件的意义,研究学科的发展史既可以唤醒学科建设中应有的历史意识,也能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考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从学科的概念出发,主要关注教育管理学在知识传授、学术活动、学术组织与学科体系方面的进展,辨析出各阶段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特征,从而梳理出近代以来教育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近现代中国教育管理学,肇始于清末时期日本教育管理学的传入,从“学校管理法”的初始形态开始发展。20世纪初叶,随着“癸卯学制”的颁布,各类学堂广设学校管理法、教育法令、学校卫生等有关教育管理学的课程,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中国的诞生。在清末与民国期间,先后学习日本、美国,这一过程中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思想出现转变,从学校管理学朝向范围更广的教育行政学前进,“学校管理法”发展成为了“教育行政”。1949年至1978年的29年里,我国教育管理学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一度呈现出裹足不前的状态。建国初期,教育行政学课程被取消,学校管理学被弱化为教育学的最后一个部分,随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更使教育管理研究受到了冷落。改革开放前后,“教育管理学”称谓被提出并得到确立,而后恢复重建,学科体系在发展中逐渐摆脱传统的以工作部门和任务为主要线索的经验体系,整体研究的意识不断增强,开始融学校管理学与教育行政学为一体,进行教育管理学的综合性研究。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管理学不论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还是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主要特点为注重批判反思,表现为总结成就与不足、关注学科基本理论问题以及面向实践展开学科研究。总结教育管理学的过去,从近代时期的学科诞生且一度粗具规模,到现代时期遭遇挫折,而后快速发展,这是一门在近现代中国从无到有,曲折中不断前行的学科。展望未来,应该要立足本土,更好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体现在以下几个统一,分别是:多元化与一元化的统一、本土化与外来化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适应性与坚守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