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药樱草杜鹃(Rhododendron primulaeflorum Bur.et Franch.)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是著名藏药“达里”的原植物之一,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达里为常用藏药,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消肿、补脾益气、排脓托毒等作用,用于气管炎、浮肿、肺气肿、水土不适、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胃扩张、胃下垂等,外用治疮疠。本文首次对西藏产樱草杜鹃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樱草杜鹃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樱草杜鹃中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樱草杜鹃中分离出65个峰,鉴定了其中5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50%。主要成分为β-蒎烯(13.81%)、α-蒎烯(12.86%)、双戊烯(8.18%)、β-石竹烯(7.55%)、月桂烯(6.36%)、萘(4.63%)、杜香醇(4.44%)、γ-松油烯(4.23%)、香橙烯(3.94%)、α-松油醇(2.74%)等。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RP-C18柱层析等多种分离手段对藏药樱草杜鹃的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24个单体化合物。运用H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MBC、HMQC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鉴定了这24个化合物,分别为:Cannabichromeorcinic acid(1)、β-谷甾醇(2)、熊果酸(3)、苔色酸甲酯(4)、苔色酸(5)、2-羟基-3-酮戊二酸(6)、槲皮素(7)、反-花旗松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8)、花旗松素(双氢槲皮素)(9)、(-)-表儿茶素(10)、杨梅素(11)、梣皮素(12)、双氢杨梅素(13)、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苷(14)、3,4-二羟基-5-甲氧基苯丙醇(15)、棉花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16)、苔黑酚-O-β-D-吡喃葡萄糖苷(17)、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18)、Lyoniside (19)、4-羟基-5-甲氧基苯丙醇-3-O-β-D-葡萄糖苷(20)、金丝桃苷(21)、4,6-二羟基-2-O-(β-D-吡喃葡萄糖苷)苯乙酮(22)、3,5-二羟基-4-0-(p-D-吡喃葡萄糖苷)苯乙酮(23)、槲皮素-3-O-β-D-刺槐双糖-7-O-β-D-葡萄糖(24)。其中化合物20为新的苯丙醇苷类化合物,除化合物4、7和8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构类型涉及黄酮、酚类、三萜、香豆素等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