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底竞争”视角下环境规制与土地财政污染效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xiao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放式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恶疾,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污染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构成直接威胁。环境规制作为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与直接体现,对环境质量与污染治理有重要影响,中国政府虽然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条令、推广环境保护政策,但中国的环境状况却持续恶化。环境规制“逐底竞争”理论认为,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由于政治晋升竞赛的激励,地方政府会出于各自目的而竞相降低本地环境规制,致使中央政府环境规制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但这一现象在中国是否存在,是否是导致中国污染加剧的直接原因?这个问题仍需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中国式分权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分税体制,分税制改革的直接后果之一则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规模的迅速扩张,那么同处于中国式分权框架之内的环境规制“逐底竞争”和土地财政是否有某种联系,环境规制、土地财政及环境污染之间是否有存在某种链式反应?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式分权为背景,以土地财政为效用激励,构建包含中央政府与两个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探讨环境规制“逐底竞争”发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有意愿竞相降低环境规制水平,主动参与环境规制“逐底竞争”,同时地方政府也有胆量折扣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规制,以上两点在理论上较为严格的论证了环境规制“逐底竞争”发生的必然性。研究还发现环境规制“逐底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度正向相关。基于上述结论,本文继续利用博弈模型探讨环境规制、土地财政与环境污染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逐底竞争”的存在,环境规制对土地财政规模扩张起到刺激作用,进而加剧由土地财政导致的环境污染。为进一步验证博弈模型的结果,本文构建动态空间自回归及空间误差计量模型对所得两个关键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存在省际环境规制“逐底竞争”,竞争度与地区经济差异正向相关;环境规制会通过刺激土地财政扩张加剧其污染效应。
其他文献
中国商业银行应怎样解决业务创新的定位问题?中国商业银行应怎样继续拓展表外业务的创新?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是否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创新?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西
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在国外企业,特别是一些创新型科技企业中普遍实行的长期激励制度.然而,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中国还处于试点和推广的阶段,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实施经理
20世纪70年代以以,金融风险管理领域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广泛使用.但是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大大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亦给使用者带来了另类风
政策美元化是汇率制度和货币制度家族中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使这个课题获得了愈来愈多的关注.任何一种汇率制度的存在和兴起都有其必然性,该文度图通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