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X+上”和“(在)+X+下”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格式。名词、动词都可以进入这两个格式。但是它们在进入这两个格式时呈现出一种不对称但又互补的状况:进入“(在)+X+上”格式的名词性成分远远多于动词性成分,而能够进入“(在)+X+下”格式的动词性成分则远远多于名词性成分。
本文通过详尽分析出现在“X”位置上的名词、动词,得出结论如下:
1、动词进入“(在)+X+下”格式是由于动作的发出而显示出一种力。本文列举了由于动作的发出而产生的各种“力”:平行力、压力、言语动作产生的力以及境况刺激产生的力。
2、名词进入“(在)+X+下”格式与动词进入该格式有着高度的相似,即也是由于出现在“X”位置上的名词隐含了“力”。
3、名词进入“(在)+X+上”格式比较自由,其演变路径为:具体依附位置→具体活动场所→社会活动场所→精神活动场所→话语层面→范围、方面义。
4、动词进入“(在)+X+上”格式受限制,单音节动词不能进入该格式,双音节动词进入此格式不表具体动作,只是提供一个话题,从话语层面展开。其演变路径为:话语层面→范围、方面义。
最后本文从名词、动词自身的特点以及“(在)+X+上”和“(在)+X+下”这两个格式的整体表义特点两个方面解释了名词、动词进入这两个格式为什么呈现出一种不对称但又互补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