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浙江省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与死亡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浙江省 SFTS病例资料,建立Epidata数据库,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儿童病例临床特征;对浙江省2014年53例SFTS实验室确诊病例和匹配的106例符合要求的对照,及2014-2015年16例 SFTS死亡病例和113例存活病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现场问卷调查,搜集其感染和死亡危险因素。 结果:① SFTS流行特征:2014年浙江省共报告57例 SFTS确诊病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7.54%。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5月和8月为两个高峰期;平均年龄为58.75±16.30岁,不同年龄组人群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8,P=0.008<0.05);农民占89.29%。53.85%的SFTS病例在发病前二周内有户外活动史。大部分病例有发热、肌痛、畏寒、疲劳等非特异性症状,且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存活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平均5.5天,死亡病例7.5天,确诊到死亡时间间隔平均3.5天,其中2例病例死亡后才被确诊。②儿童 SFTS患者临床特征:发病具有非特异性,其临床症状比成人的相比较,具有更温和、恢复快、预后好的特点;血小板减少症状出现的时间较成人要晚,且更早恢复到正常水平。③感染危险因素:不清楚是否有蜱叮咬史者感染 SFTSV风险是无明确蜱叮咬史者的5.905倍(P=0.007<0.05,OR=5.905)。④死亡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基础疾病、体重指数、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和牙龈出血情况是 SFTS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偏瘦或超重的SFTS病例比体重正常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P=0.017<0.05,OR=3.886);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越长,死亡风险越高(P=0.015<0.05,OR=1.956)。 结论: 1.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中老年农民是高发人群。 2.儿童SFTS病例临床诊断需要更为宽松的血小板计数标准,血小板计数降低可不作为 SFTS儿童病例早期诊断标准。 3.不清楚是否有蜱叮咬史的人群比无明确蜱叮咬史有更高的SFTSV感染风险,提示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蜱暴露,对该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 4.偏瘦或超重者具有更高的SFTS死亡风险,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越长,死亡风险越高,提示早诊断、早治疗,早期识别 SFTS重症病人对降低 SFTS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