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始取代传统外延式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国和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中国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新发展战略,是针对我国国情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深化。如何评价、规划、监测和实现一个具体区域发展是否可持续,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问题。在实践上,山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区域。因此本研究选择北京山区为例,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可操作性角度进一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 (1) 提出了生态经济理论与景观生态理论相结合进行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途径就是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建立一种由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系统组成的模式景观,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2)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北京山区1980-1999年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并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完成三个时间断点的生态土地分类,计算相应的生态容量,进行了三个时间段的生态盈亏分析,进入21世纪,北京山区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1999年人均生态赤字0.27ha,其中房山、昌平、平谷生态赤字较为严重。在假设现行模式不变情况下,各区县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趋势预测模型都显示出各区县生态足迹不断扩大化。在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生态可持续评价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3) 在剖析多指标体系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多指标评价体系,对北京山区1980-2001年的可持续发展序列、类型和限制系统进行评价分析。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各区县可持续能力指数分别从20世纪8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50左右,突出表现为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为限制因素,传统的经济结构所建立的发展支持系统显然不具备竞争能力。本研究通过构建多指标结构树,通过不同层次叶子节点层层聚合得到最后可持续发展指数,同时从根节点的评价结果逐级回溯叶结点上的评价因素或指数,解释可能的限制或影响因素,提高了多指标体系的解释能力和综合能力。 (4)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假设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反映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两大系统变化的信号,利用空间状态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理论建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可以与生态足迹模型、多指标体系建立起联系。既而建立起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统计机理过程模型,可对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时间上投影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