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目前公认的女性第二大杀手,乳腺癌动物模型对于乳腺癌病因研究和治疗、药物筛选与评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模型较为成熟,但在小鼠体内能否成功建立乳腺癌模型研究较少。本文目的是探索DMBA能否在小鼠体内成功诱导乳腺癌,为研究乳腺癌发病机制和评价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特色优势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C57BL/6小鼠灌胃二甲基苯蒽(DMBA)橄榄油溶液50mg/kg,每周1次,连续5周的造模方式诱导小鼠乳腺癌模型。通过观察实验期间小鼠乳腺肿瘤潜伏期、发生率、生存期、外观、体温、自主活动、外耳微循环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乳腺癌小鼠模型的中医学体征变化;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法、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小鼠乳腺癌组织不同时期形态学变化及TGF-β1含量表达,同时与临床病理切片相比较,评价小鼠乳腺癌生物学特性与临床乳腺癌的相似性;通过给予以附子为主药的温热处方和以蒲公英为主药的寒凉处方进行药物佐证,检测能量代谢指标(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血清雌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血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NGF、TrkA、BDNF、TrkB、bFGF、TGF-β1、PAF)和细胞外基质(TIMP-1、MMP-9、LN、COLⅠ、Ⅱ、Ⅲ)含量,评价寒热两种疗法对乳腺癌小鼠的影响。采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实验、BrdU掺入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健那绿染色实验、明胶酶谱法、Western-blot方法,观察DMBA对7701正常肝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线粒体变化、MMPs和TGF-β1表达的影响,验证DMBA诱导正常细胞转化的机制。结果表明,造模后小鼠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畏寒喜暖、蜷缩少动、体温下降、外耳微循环受阻、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红细胞ATP酶活性降低、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升高等状况,给予药物干预后以附子为主药的温热处方不仅可以明显改善上述状况,而且可以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细胞外基质水平,延长小鼠存活期,阻止肿瘤生长。两次造模小鼠乳腺肿瘤潜伏期、发生率、生存曲线相似。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DMBA诱导的小鼠乳腺癌发生是通过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癌变→浸润性癌变逐渐演变的动态过程,与人体乳腺癌发展过程相似。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MBA诱导的小鼠乳腺癌胞浆中TGF-β1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临床人体乳腺癌结果一致。体外结果显示:DMBA对7701正常肝细胞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IC50为42.5μg/mL,在50-100μg/mL浓度范围内可以诱导肝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经DMBA诱导的肝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明显提高,BrdU掺入细胞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内线粒体异常、增多。DMBA处理后的肝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与LLC、4T1细胞蛋白表达相似。明胶酶图谱显示经DMBA诱导的肝细胞MMP-9和MMP-2活性增加。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经DMBA诱导的肝细胞TGF-β1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以上结果表明,C57BL/6小鼠灌胃DMBA50mg/kg,每周1次,连续5周的造模方式能成功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该模型与临床人乳腺癌相似,可以用于乳腺癌病因和中药治疗乳腺癌的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