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恭尹(1631-1700),明末清初之际岭南杰出的遗民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长于诗歌、古文及八分体隶书。著《独漉堂诗集》十五卷,《文集》十五卷,其诗以情感沉挚、七言精绝著称。本文分五个章节,分别探析陈恭尹复杂的心路历程、超出一般遗民交接范围的广泛交游、主要诗学思想、以情感沉挚为主要特色的诗歌思想内容以及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陈恭尹出身于具有深厚儒家文教氛围的家庭,自幼受身为名师的父亲陈邦彦的教诲,树立了致力于用世的志向。在随之而来的国破家难的沉重打击下,为实现复国大计和用世理想数度出游,辛苦奔波十数年。但在新朝统治在全国已经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最终狂澜难挽,力尽归隐。在归隐的过程中陈恭尹经历了人生价值实现方式的痛苦转折,并因三藩之乱遭受了危急生命的狱事打击。经过此次狱事陈恭尹再次调整了生存方式,进一步延伸了交游的范围,并使得自我实现方式在归隐著述的范畴外有所拓展,即通过与新朝官宦的交游和适当的进言,在不迷失自身身份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间接实现了其用世思想。陈恭尹待人宽和,兼唯存一身的家难遭际,故对交游格外注重。陈恭尹一生交游不计其数,仅至交好友便不下十数人,其中出于共同的心志,较多的是遗民,或为高士,或为出游四方的游者,这些人对陈恭尹坚守心志和寻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深有影响。戊午—己未狱事后陈恭尹拓展了交游范围,与新朝新进有了更多的交往,其中不乏私交甚好的新朝高官。与这些人的交往为陈恭尹营建起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也为陈恭尹用世之心提供了一定的途径。陈恭尹以其诗才诗名对岭南风雅事业的热心参与对推动岭南诗坛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陈恭尹诗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性情”和“真”,并在此基础上对诗歌创作必须进行创新和创新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格外强调诗人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不为门户所囿,打破一尊的藩篱;亦不为诗法所拘,在创作过程中保持诗人以情志为主导的诗心的灵活自由和诗人在创作中的主体精神。陈恭尹的诗学思想面向创作,故其思想可视为其具体创作的灵魂。陈恭尹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践行了其诗歌表现“性情”和求“真”的诗学观念,用诗笔真实的记录了一位遗民一生辗转复杂的心路历程和风云变幻的时代万象,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岭南风光物产、文化精神和民俗风情。可视为一部遗民心史和社会诗史,以及岭南地域文化的画卷。陈恭尹的诗歌创作受岭南地域诗统和时代环境的影响,长于构建宏阔深远的意境,气势浑厚,出言有力,有其沉雄的一面;而又体现出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如情感沉挚,对构建清境的倾向,对清澹风格的追求,长于七律的创作成就等,这是作为岭南雄直诗风代表之一的陈恭尹作为“这一个”诗人独特性的重要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