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miRNA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h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肉的需求已经从数量变为质量。人们更加关注猪肉的味道,多汁性和嫩度。肌内脂肪(IMF)也被称为大理石纹,是影响猪肉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在保证一定瘦肉率的前提下,适当的提高IMF的含量已经成为现如今的研究热点。IMF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脂肪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目前猪中关于IMF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并且猪的IMF含量只得到了有限的提高,对其在猪的骨骼肌中积累的具体机制仍是未知数。本实验室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筛选与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miRNAs和基因,以及SNP位点,并初步确定了miR-365-3p和PGk1、CXHXorf23的靶向关系,通过研究靶向PGk1、CXHXorf23的miR-365-3p及其在C2C12细胞诱导成脂变化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究miRNAs以及候选基因调控肌内脂肪在骨骼肌中的沉积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结果有:  (1)通过构建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的数字基因表达谱(DGE),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来了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的44个miRNAs和12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通过Real-TimePCR技术验证了高、低肌内脂肪含量组差异表达的其中8个miRNAs,7个miRNAs在高的肌内脂肪含量中高表达,1个miRNA在高的肌内脂肪含量中低表达;验证了4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定量结果验证的基因表达趋势与数据筛选结果基本相符。  (2)选取了233头美系纯种大白猪群体,进行GWAS分析,最终发现了42个与肌内脂肪相关的SNP位点,其中有15个位点位于14号染色体上。  (3)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miR-365-3p,PGK1和CXHXorf23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检测,结果miR-365-3p,PGK1和CXHXorf23在脂肪中均有较高的表达,miR-365-3p在骨骼肌中也有表达。  (4)定量Q-PCR检测miR-365-3p,PGK1和CXHXorf23基因在C2C12细胞诱导成脂分化0天、1天、2天、4天和7天,共五个时期的各个表达量,miR-365-3p和PGk1基因随着分化天数的增加,其表达上调;CXHXorf23基因则相反。  (5)通过细胞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其活性,初步证明miR-365-3p和PGK1、CXHXorf23基因的靶向互作关系。  (6)通过超表达miR-365-3p,检测C2C12细胞在诱导成脂过程中,分化0天,1天,2天和4天,收集细胞总RNA,用Q-PCR检测与肌内脂肪相关的标记基因C/EBPα和FABP4的表达规律,发现超表达miR-365-3p第四天时,C/EBPα和FABP4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结果表明miR-365-3p对脂肪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