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研究历史上,译者的主体地位长期被忽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只重视语言功能转换的局限性。人们开始用更立体更多元化的视角看待翻译和译者。无论是目的论,阐释学还是读者反映论,都确认了译者的主体性,并为研究译者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达成了共识:翻译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社会活动。对于翻译的社会学研究也因此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翻译活动的社会性,试图从新的视角来理解翻译。 微观社会学模型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George.C.Homans)提出,而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他的《互动仪式链》一书中结合互动理论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释。通过提出互动仪式链(IR)模型,从微观分析出发,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为社会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微观社会学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由互动开始,而文字的互动也是传递信息和情感能量的一种方式。而进行互动的主体——人,是该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译者作为社会成员,其活动必然是处于社会背景之下的。将译者置于微观社会学视角下研究是具有可行性的。 本文分析了自翻译研究以来译者身份和地位的变化,并借用柯林斯的微观社会学理论,从译者个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译者的主体性,并提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选择以及影响其做出选择的因素。最后,本文以林语堂及其译本《浮生六记》为例,用微观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并论证了影响其选择文本及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策略、方法的因素,从而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和翻译选择的复杂性,为翻译实践工作做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