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汉麻纤维的活化处理手段以及溶解工艺进行了研究,使得汉麻纤维完全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实现了高分子量天然纤维的溶解,并且成功制备了汉麻再生纤维素膜。 首先对汉麻纤维进行了不同手段的活化处理,并分为一步法与两步法,一步法各手段分别为:NaOH溶液、HCl溶液、DMAC溶液、超声波震荡;NaOH溶液与NaCl0溶液进行两步法先后处理。并且运用SEM、FTIR、XRD等分析手段对纤维活化前后的形态结构、分子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也对各手段活化后纤维溶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活化方法均对纤维表面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NaOH溶液处理的纤维晶体形态由纤维素Ⅰ转变为纤维素Ⅱ,纤维发生溶胀,其它几种均未发生此变化;未处理纤维与经过一步处理的纤维溶解比较困难,溶液粘度大,而两步处理纤维溶解速率加快,较短时间内可完全溶解。 其次,分别用两种离子液体[AMIM]Cl和[BMIM]Cl对不同处理后的汉麻纤维以及未经处理过的原汉麻纤维进行溶解,并观察各个溶解过程中纤维变化,直至纤维完全溶解。通过控制溶解温度与浓度等条件,研究其对纤维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纤维溶解速率明显增大,溶解速率为,两步处理纤维>一步碱处理纤维>未处理纤维,而且[AMIM]Cl比[BMIM]Cl对纤维素的溶解速率快;温度越高,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能力越强。 最后,制备了汉麻再生纤维素膜,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晶型为典型的纤维素Ⅱ,而且结晶度减小。原汉麻纤维的热稳定性最好,经过活化处理后纤维分解温度降低,分解速率降低,再生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再次降低,其中,热稳定性:[AMIM]Cl再生纤维素>[BMIM]Cl再生纤维素,分解速率:[AMIM]Cl再生纤维素>[BMIM]Cl再生纤维素。 总之,通过对汉麻纤维的预处理过程,可以实现高分子量汉麻纤维的溶解与再生,纤维素的溶解不再仅限于低分子量的浆粕纤维素,这为汉麻纤维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他高分子量天然纤维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