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比较句是各地语言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句型,比较结构的研究一直是生成语言学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语言学家们对英语以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比较结构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然而,与之相比,汉语比较句的研究就显得比较单薄。汉语比较结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比”字句,它们主要遵从这样一种句法基本结构:比较项(target)+比较标记(bi)+比较标准(standard)+比较结果(predicate of comparison)。本文主要基于现代汉语“比”字句的已有研究,提出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一.汉语“比”字句中,“比”应该得到怎样的句法地位?二.如何在句法上分析“比”字后面的比较标准?也就是说,“比”字后面的比较标准究竟是一个简单的名词短语(DP)还是一个被删略的子句(CP)?三.汉语“比”字句应该得到怎样的语义解释?它涉及到的是显性比较还是隐性比较?我们可以用标准程度理论来解释它吗?本研究针对以上三个研究问题,通过句法和语义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本文认为汉语“比”字句表现出附加语的特征,其中“比”归属于介词。通过提供更加令人信服和颇具说服力的论证,巩固了“比”的介词说地位。第二,本文提议汉语“比”字句应区分出短语比较句与子句比较句两种,且它们有不同的衍生过程。本文认为短语比较句是由类双宾式比较句(DOC-comparatives)经过类似英语双宾结构句之间的句法移位过程衍生而来(Larson1988b);其中,短语比较句中的比较词组(“比”-NP)则是通过类似论元降格运作体现出来,此看法有别于多数研究,因为大多数研究认为汉语比较句都适用于子句比较句删略分析。而子句比较句则是由比较子句(“比”-CP)此附加语子句以后循环式加接方式加接至主要结构,并且在语音形式层面进行删除运作衍生而来。第三,基于Kennedy(2005,2007a)提出的关于比较句的三个诊断标准,即简明判断、有最小参比标准的等级形容词、差量短语,本文认为尽管汉语“比”字句缺乏一些类似于英语中-er或者more这样的比较语素,它所涉及的却是显性比较。除此之外,英语中的标准程度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汉语中短语比较句和子句比较句的语义分析。该研究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汉语“比”字句中比较标准的句法地位,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假设,否认了所有汉语“比”字句都是通过子句比较句省略运作而来。其次,区分短语比较句和子句比较句,能够更好地解释汉语比较结构的句法特征。最后,本文为汉语“比”字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句法语义分析,这也有利于我们去研究其它语言中的比较结构。